第120章 見義勇為
作為一個讀過書的姑娘,周寶珍覺得自己是有文化有追求的人。
嫁給農(nóng)村的漢子,然后給他生兒子,操持家務(wù),蹉跎一生,這不是周寶珍想要的。
可是眼下她沒得選。
她是農(nóng)村人,城里人看不上她的戶口。
她又不甘心嫁給沒文化的鄉(xiāng)下男人,就只能在家待著了。
但在家待久了,爸媽看她不順眼。
就是她爸媽愿意留著她,她兄嫂多少也不大樂意。
爹娘漸漸老了干不動了,家里頭干活的主力就是兄弟幾家,還要供小姑子吃穿,誰樂意?
周寶珍在公社當(dāng)老師,并不是正式編,只是個代課老師,一個月也就十幾塊錢。
她自己身上留一塊,其他的全部都要上交家里。
但在利益面前,人多半是不講道理的,別管小姑子掙不掙錢,自家要養(yǎng)著小姑子,她們心頭就是不舒服。
學(xué)校里的老師不是結(jié)了婚就是知青,也找不出第二個像花慶平一樣的了。
要說能和周寶珍談得來的,那也有。
她也確實(shí)碰到了一個。
能和她有共同語言,又在鄉(xiāng)下,那么顯而易見,那是個知青。
但周老爹和錢老太死都不同意。
原因很簡單,知青靠不住。
他們寧愿讓女兒嫁個二婚的,也不會考慮知青。
那知青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滿嘴油嘴滑舌,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走了,女兒嫁給他那真是慘了。
所以夫妻倆就找了媒婆趕緊相看合適的小伙,想著把自己女兒給嫁了了事。
起碼嫁在家附近,娘家人還能撐撐腰。
彩禮啥的給點(diǎn)意思意思就成,不給也不成,太窮的人家嫁去要吃苦的,他們舍不得。
好不容易碰上花敬民,除了年齡稍微大點(diǎn)其他都很完美,周老爹夫婦那是恨不得把姑娘打包,第二天就塞到老花家。
萬青柳差媒婆去回了周家,說花敬民沒看上,叫周老爹一陣發(fā)愁。
他家姑娘哪里不好了?
長得又漂亮又有文化,還是個老師呢。
唉,雖說這年頭越發(fā)不尊重老師了,可老師終究是個體面的活,比下地種田強(qiáng)。
他知道,大女兒出嫁時鬧的事叫自家沒給人留下好印象。
可是這些年他已經(jīng)很努力修復(fù)兩家關(guān)系了。
花生熟了給人送去,芝麻熟了給人送去,西瓜熟了給人送去。
連自留地油菜籽榨了油還給人送兩斤呢。
自己想看看外孫女,大女兒還千防萬防,生怕他把外孫女拐跑了。
唉,這都叫什么事啊。
周寶珍含淚哀求:“你們就讓我嫁給鄭知青吧,好不好?”
周老爹一臉不容置疑:“不行,我絕對不同意!”
錢老太也是心力交瘁:“打量著你是個讀過書的,怎么這么糊涂?你以為那知青嘴上說得好,婚后就能過得好了?”
周寶珍不甘心:“那難道我嫁給那些打老婆的,要兒子的,只會下地干活的,婚后又能好?”
錢老太直嘆氣,那叫一個苦口婆心:“誒喲,我的傻女兒,我看那知青不會留在這里的,以后的光景誰說得準(zhǔn)?人家把你一丟,直接跑了!你找誰去?”
又說:“你以為城里人就不要兒子,不打老婆,不是只會悶頭干活了?哼,我跟你說,都一樣!”
見周寶珍還是一副說不通的樣子,錢老太那個愁啊。
恨不得直接叫女兒嫁了,看看最后過的是個什么日子就知道后悔了!
可是不行啊,這個世道,女人賭不起的!
要真是那樣,女兒就徹底沒有回頭路走了!
周老爹重重一哼:“你這兩天不許出門,不許去找那個鄭知青!”
……
別管周家鬧得如何,花敬民已經(jīng)開始懷疑人生了。
他條件很差嗎?
怎么就找不著一個合適的呢?
他問二哥:“當(dāng)年你和二嫂是怎么認(rèn)識的?”
花許國呵呵一笑,回憶起來:“當(dāng)年看見她站在油菜花里和小姐妹笑笑鬧鬧,哎,真漂亮,就摘了點(diǎn)野花送給她,她就直接鬧著嫁給我了!”
周玉嬌臉一紅,啐了他一口:“呸,凈瞎說!”
花慶平說:“我和靜霞也是因為緣分遇見的,你說巧不巧?她要來給二牛撐腰,正巧就去了一趟公社,和我一起追小偷,又一起到了村里!”
王靜霞笑道:“哎,我都說我運(yùn)氣怎么這么好,就偏偏碰上慶平了!這緣分真是妙的很!”
緣分兩字足以概括,但這東西玄得很。
花敬民開始思考起來:興許他也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