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具天節(jié)
>
站在臺下的平民或張望,或埋首,皆順從地閉上嘴巴,不敢大聲言語,唯恐驚擾神明。
小主,
離陽看了片刻,目光卻是逐漸轉(zhuǎn)向高臺之后,也就是幕布之下,那里必定是神婆與力士休息的地方,若是能進去,便成功了一大半。
只是如此眾目睽睽之下,若不想被發(fā)覺,也難的很。
得想辦法轉(zhuǎn)移這些人的注意力才行。
他沉思片刻,卻是不經(jīng)意間瞥見一旁孩童手中的蠟燈,這玩意有點類似于前世的應(yīng)援棒,用油紙糊住了蠟燭,使其能夠一直在戶外緩慢散發(fā)光亮,不至于被風(fēng)一吹便熄滅。
離陽倒不是也想拿一根把玩,而是靈光一閃,心中有了計謀。
要說在這種生產(chǎn)力不算發(fā)達(dá)的古代,最容易引起恐慌的,便是火災(zāi)了,由于大部分建筑都是純木質(zhì),一旦成了氣候,火勢便連綿不絕,難以撲滅。
意識到這一點,他便悄然退了出去,來到距離廟宇不遠(yuǎn),一座喚作醉仙居的酒樓之中。
雖然為了以防萬一,這里留有人看守,但一群小二,又怎能敵得過手握清鴻劍的離陽,三下五除二便解決了他們,將地窖之中儲存的高濃度酒,以及后廚的香油一并取出。
倒油,點火,一氣呵成。
剛好今日也是萬里無云,沒有任何下雨的跡象,這火一旦生出,片刻便能蔓延到其他地方,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撲滅的。
做完這些,離陽便匆忙跑回去,裝作一臉焦急地大喊道:“走水了!走水了!”
“德善坊走水了!”
雖然點的是醉仙居,但說的卻是德善坊,也就是用于收留老弱病殘,每日布施進行供養(yǎng)的地方。
這地方一旦著起火來,那還得了,但凡有傷亡,負(fù)責(zé)管理的官員烏紗帽都難保。
更何況這些平民家中也有不少老人留在那里,是以聽得離陽這么一呼喊,頓時臉色一變。
當(dāng)即也不顧什么祭拜了,反正日后再多補些香油錢便是,但如今這情況可不能拖。
原本平靜的廣場再度嘈雜起來,不少人救火心切,拔腿便走,一片混亂之際,離陽得以悄然鉆入幕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