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勇挑重擔,叩開科研合作之門
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華夏大地,科技創新的熱潮如熊熊烈火般在各個領域燃燒。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國家對科技發展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各項科研事業蓬勃興起,每一寸土地都彌漫著創新求變的氣息。張雯清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將空間科技應用于國家建設的黃金機遇,猶如一把鑰匙,或許能開啟一扇通往科技新紀元的大門。
懷揣著從空間精心整理而來的基礎科技資料,張雯清的內心滿是興奮與緊張。這些資料,凝聚著他無數個日夜的心血,對他而言,它們不僅僅是一疊紙張,更是承載著國家科技騰飛夢想的希望火種。他緊緊地將資料抱在胸前,仿佛抱著稀世珍寶,腳步匆匆地向著國家科研機構趕去,每一步都帶著破竹之勢,仿佛在與時間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賽跑。
經過一路的奔波打聽,張雯清終于來到了科研專家趙啟明的辦公室前。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激動,輕輕叩響了那扇充滿未知的門。得到應允后,他小心翼翼地推開門,走進了這個充滿科研氣息的房間。
趙啟明正坐在辦公桌前,專注地翻閱著文件。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鏡片后的眼睛透著睿智與深邃,頭發略顯凌亂,卻絲毫不影響他身上那股濃厚的學者氣質。聽到動靜,他抬起頭,目光落在張雯清身上,上下打量了幾眼,眼神中流露出明顯的疑惑,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地問道:“你就是張雯清?聽說你自稱有一些超前的科技理念,特地來與我探討?”
張雯清趕忙快步上前,雙手恭敬地將資料遞過去,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趙專家,久聞您在科研領域的大名,如雷貫耳!您看看這些,這是我耗費了大量心血,從空間里整理出來的基礎科技資料。我堅信,它們對于推動咱們國家的科技發展,有著難以估量的重大意義!”
趙啟明眉頭微微一蹙,帶著幾分好奇與懷疑,緩緩接過資料。他的目光迅速掃過頁面,才看了短短幾頁,眉頭瞬間緊緊擰成了一個“川”字,眼中的懷疑之色愈發濃重:“小張啊,這些理念著實太超乎想象了,有些內容我在科研領域浸淫多年,竟也是聞所未聞。你確定這不是在跟我開什么玩笑?科研容不得半點馬虎,每一個觀點都需要嚴謹的論證和堅實的依據。”
張雯清一聽,心里頓時像被點燃的火藥桶,急得滿臉通紅。他連忙用力擺手,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趙專家,我絕對沒有半句虛言!這些科技理念都是我經過長時間的鉆研和實踐驗證得來的,我對它們的可行性深信不疑!這真的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關乎國家科技的未來啊!您一定要相信我!”
趙啟明扶了扶眼鏡,目光透過鏡片,嚴肅而認真地注視著張雯清:“小張,我理解你急于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力量的心情,但科研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必須腳踏實地,以證據和邏輯為基石。要證明這些科技切實可行,我們別無他法,唯有通過實驗來驗證。然而,實驗過程必然會困難重重,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各種難以預料的挑戰,你真的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嗎?”
張雯清毫不猶豫地挺起胸膛,眼神中燃燒著堅定的火焰,斬釘截鐵地說道:“趙專家,我不怕困難!為了讓這些科技理念能夠為國家所用,推動咱們國家的科技進步,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絕不退縮!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您就與我攜手一試吧!我堅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披荊斬棘,取得成功!”
趙啟明凝視著張雯清那堅定不移的眼神,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波瀾。他從張雯清身上,看到了一種無畏的勇氣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思索片刻后,他緩緩開口:“行,既然你如此堅決,那咱們就放手一試。但丑話說在前頭,如果實驗最終證明這些理念缺乏科學依據,那我們必須及時止損,不能在這上面浪費過多寶貴的時間和科研資源。”
張雯清連忙用力點頭,臉上露出激動的笑容:“好嘞,趙專家!我堅信咱們一定能夠成功!您放心,我定會全力以赴,不負所望!”
就在此時,辦公室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趙啟明的助手小李手里抱著一疊厚厚的文件走了進來。他看到屋里的場景,微微一愣,目光在張雯清和趙啟明之間來回流轉:“趙老師,這是您要的資料……這位是?”
趙啟明簡單地介紹道:“小李,這位是張雯清,他帶來了一些極為超前的科技理念,我們打算一起通過實驗來驗證其可行性。小李,你也加入進來吧,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咱們共同努力。”
小李好奇地打量了張雯清幾眼,又低頭瞅了瞅那疊資料,微微皺眉說道:“趙老師,這些理念聽起來有點太玄乎了,真有那么厲害?能經得起實驗的檢驗嗎?”
張雯清趕忙熱情地解釋道:“李同志,這些理念雖然看似超乎尋常,但都是基于嚴謹的科學原理和我大量的研究實踐得出的。我堅信,一旦驗證成功,將會為咱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推動各個領域邁向新的高度。”
小主,
小李撓了撓頭,略帶疑慮地說:“行吧,既然趙老師決定一試,那我也跟著一起干。不過張同志,這實驗過程中要是遇到難題,你可千萬別打退堂鼓啊。”
張雯清爽朗地笑道:“放心吧,李同志,我既然邁出了這一步,就絕不會退縮。咱們攜手并肩,一定能攻克所有難關!”
接下來的日子里,張雯清、趙啟明和小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緊張的實驗準備工作中。實驗室里,他們忙碌的身影從未停歇,查閱海量的資料、反復商討制定實驗方案、精心調試準備實驗設備……每一個環節,他們都嚴謹對待,不容許有絲毫的差錯。
“趙專家,我覺得這個實驗方案在數據采集的環節還可以再優化一下,這樣能大大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張雯清指著桌上的實驗圖紙,認真地說道。
趙啟明湊近仔細查看,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嗯,你這個想法很不錯,考慮得很周全。小李,按照小張說的進行修改。不過,目前實驗設備的采購進度有些滯后,這可不行,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加快速度,確保設備能按時到位。”
小李立刻回應道:“好嘞,趙老師,我這就去聯系供應商,催促他們盡快發貨,同時再找找其他渠道,以防萬一。”
然而,實驗設備的采購過程猶如一場艱難的戰役,充滿了意想不到的阻礙。供應商那邊傳來令人頭疼的消息,部分關鍵設備由于技術封鎖,需要從國外進口,而且近期國際形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