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公益困境見真情
“安寧,不知道雯清和張宇在那邊怎么樣了,這心里老是放心不下。”胡曉蓮滿臉擔憂地說道,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牽掛。
“別太擔心,雯清做事有分寸,張宇這孩子也越來越懂事了,他們會處理好的。”張安寧安慰道,可他自己的眼神中也藏著一絲憂慮。
張雯惠和白琴夫婦也在關注著。
“老公,咱得給弟弟和侄子一些支持,你說咱們能做點什么呢?”白琴焦急地問道。
張雯惠沉思片刻:“我覺得可以給張宇找些關于兒童教育心理學的資料,說不定能幫他更好地和孩子們溝通。至于雯清,我可以問問商業上的朋友,看看有沒有類似改善員工環境后企業效益提升的案例,給他一些信心。”
在醫院里,張淑萍和李志勇也在為他們擔心。
“老公,你說弟弟和侄子這事兒能順利解決嗎?真希望他們一切都好。”張淑萍說道,語氣中滿是關切。
“肯定能的,咱們一家人團結一心,沒什么過不去的坎兒。等有時間,咱們一起給他們打打氣。”李志勇堅定地回答。
張淑榮得知情況后,也心急如焚。她立刻聯系自己在教育領域的朋友,詢問有沒有適合山區孩子的科技教育方法。
“你好,我想問問,對于山區那些不太接觸科技的孩子,怎么引導他們接受新事物呢?我侄子在那邊做公益,遇到了點困難。”張淑榮焦急地說道。
朋友在電話那頭給出了一些建議,張淑榮認真地記錄下來,準備盡快告訴張宇。
而張宇在山區,每天都和孩子們待在一起,他不斷調整教學方法,用機器人教孩子們各種有趣的知識和技能。
“哥哥,機器人還能教我們唱歌呢,太好玩啦!”一個小男孩開心地說道。
“對呀,以后哥哥還會教你們更多好玩的東西。”張宇笑著回答,看到孩子們的笑容,他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張雯清在工廠,隨著工作環境的改善,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越來越高。
“張總,您看,自從裝了空調,大家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呢。”當地經理興奮地說道。
“嗯,這就對了,我們要讓員工感受到我們的誠意,這樣大家才能齊心協力把工廠辦好。”張雯清欣慰地說道。
張宇和張雯清在各自的地方努力著,他們的故事在家族中流傳,激勵著每一個人。張璇、張凱、代欣欣、張鵬飛等人也都受到鼓舞,更加努力地在自己的領域奮斗。
“我們也要像叔叔和哥哥一樣,勇敢面對困難,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張鵬飛充滿干勁地說道。
“沒錯,我們一起加油,讓家族為我們驕傲。”張凱回應道。
在這個過程中,家族成員們通過各種方式相互支持,他們的情感紐帶更加緊密。張宇在山區的經歷讓他逐漸蛻變,變得更加成熟和有擔當。而張雯清在工廠的堅持,也讓他贏得了員工們的尊重和信任。他們的故事,如同溫暖的火焰,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也讓整個家族充滿了力量和希望,共同朝著美好的未來邁進。
隨著“舊書換燃煤”活動的持續推進,志愿者們面臨著新的挑戰。書籍的整理、分類與售賣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需要尋找合適的收購渠道以獲取最大收益。林曉看著堆積如山的舊書,心中既充滿了感動又有些發愁。
“這些書這么多,怎么才能盡快處理好換成錢呢?”志愿者小趙皺著眉頭說道。
“別擔心,咱們再想想辦法。”林曉鼓勵大家,眼神中透露出堅定。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張宇想到了一個主意。“媽,我們可以聯系學校的社團,讓學生志愿者來幫忙整理書籍,同時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售賣,說不定能吸引更多人購買。”
林曉眼睛一亮,“對呀,這是個好辦法!宇,你真聰明。”
于是,張宇立刻行動起來,聯系了當地幾所學校的社團負責人。“喂,你好,我是公益基金的志愿者張宇,我們正在開展‘舊書換燃煤’活動,現在遇到了一些困難,希望你們社團能幫忙整理書籍,一起為山區孩子送去溫暖。”張宇誠懇地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學校社團的負責人紛紛表示支持,“沒問題,我們很愿意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很快,一群充滿活力的學生志愿者來到了公益基金辦公室。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整理書籍,有的負責給書籍分類,還有的幫忙拍照上傳到網絡售賣平臺。
“這本書我小時候讀過,真希望山區的小朋友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