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夜襲石堡城(一)
這些黑影正是去而復返的李乾、郭子儀、李白、李光弼、李平西,以及精心挑選的龍武軍精銳。
他們此行的目標,正是這座號稱永不陷落的石堡城。
對大唐而言,奪取石堡城的意義遠不止一座城池那么簡單。
這座扼守要沖的雄關一旦攻克,富庶的大非川便將門戶洞開。
而拿下大非川,吐蕃都城邏些便近在咫尺。屆時,大唐鐵騎便可長驅直入,徹底平定這個困擾中原數百年的勁敵。
想象一下,吐蕃疆域之廣,遠超今日青藏高原,更囊括印度北部、阿富汗、克什米爾等地。
若能將這萬里疆土納入版圖,大唐國力必將如虎添翼。
更重要的是,從此再不必在西南駐守重兵,數十萬精銳便可揮師西域,與大食帝國一決高下。
屆時,大唐在西域的兵力將不再是區區數萬,而是十萬雄師!這場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很可能演變成一場滅國之戰。
若再乘勝西進,整個歐亞大陸的歷史都將改寫!
光是想到這樣的前景,就令人熱血沸騰。
而此刻,李乾等人正肩負著改寫歷史的使命。他們這次秘密折返,正是要實施那個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啟用的最后方案,夜襲石堡城!
成敗在此一舉。若夜襲失敗,大唐可能永遠失去攻取這座雄關的機會。但若成功...歷史的車輪,將從此轉向另一個方向。
為了確保夜襲的成功,哥舒翰不惜以數千將士的性命為代價,在石堡城下留下了累累尸骸。這一慘烈的犧牲,正是為了麻痹吐蕃守軍。
若由李乾、郭子儀等猛將直接發起進攻,本可減少傷亡。
但那樣的話,吐蕃人又怎會放松警惕?沒有實實在在的“勝利”,他們絕不會掉以輕心。正因如此,這份沉痛的代價必須付出。
當唐軍付出數千傷亡后,再由李乾等人發起猛攻,便顯得順理成章。
若能一舉破城自然最好,即便不能,也能讓吐蕃人深信:連這樣的猛將都攻不下的城池,唐軍已是黔驢技窮。
這一計策果然奏效,在成功迷惑吐蕃人后,哥舒翰果斷下令撤軍,營造出唐軍傷亡慘重、不得不退的假象。
而李乾等人則借著夜色掩護,悄然折返,準備發起最后的致命一擊。
此刻,李乾等人正靜靜潛伏在草叢中。抬眼望去,石堡城內燈火通明,吐蕃士兵圍著篝火大快朵頤,一邊啃著牦牛肉痛飲青稞酒,一邊高聲嘲笑著唐軍的“敗退”,好不快活。
夜風裹挾著濃重的血腥氣撲面而來,那是陣亡唐軍將士的熱血氣息,更讓眾人胸中怒火中燒。
然而憤怒歸憤怒,李乾等人依然保持著驚人的克制,如捕食前的猛虎般靜靜蟄伏,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到來。
吐蕃人的狂歡持續到三更天仍未停歇,幾名龍武軍將士按捺不住,壓低聲音請戰:“監軍,咱們殺上去吧!”
“這些吐蕃狗太可恨了,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李乾面色一沉,低聲呵斥:“休得魯莽!”
這一聲輕斥,頓時讓眾人噤若寒蟬。
“我明白你們的心情。”李乾放緩語氣,安撫道:“我也恨不得立刻殺上去。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住氣。吐蕃人鬧得越歡,說明他們越放松警惕,我們的勝算就越大。”
郭子儀接過話頭:“讓他們再鬧騰會兒。現在鬧得越兇,等會睡得越死。耐心等待最佳時機。”
龍武軍將士聞言恍然,不再多言,只是靜靜潛伏。
城頭上,最得意的莫過于悉諾羅。
河湟之戰慘敗后,他本以為難逃嚴懲,沒想到石堡城一戰竟斬殺數千唐軍,立下大功。此刻他正撕扯著牦牛肉大快朵頤,肉汁順著嘴角流淌也渾然不覺,活像個餓死鬼投胎。
“痛快!”他抓起酒囊仰頭痛飲,青稞酒順著胡須滴落,一口氣喝干后,滿足地打著酒嗝,滿臉通紅。
“吃!”
“喝!”
吐蕃士兵們個個狼吞虎咽,場面混亂不堪。
悉諾羅搖搖晃晃站起身,醉眼朦朧地訓話:“勇士們!這一仗打出了吐蕃的威風!有石堡城在,唐軍能奈我何?進可攻,退可守!今年的敗仗不算什么,我們定要雪恥!”
“雪恥!雪恥!”醉醺醺的吐蕃士兵舉著酒囊高聲附和,完全沒注意到城墻下的黑暗中,一雙雙銳利的眼睛正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吐蕃士兵們個個神采飛揚,意氣昂揚,眼中跳動著狂熱而熾烈的光芒,仿佛已然在腦海中勾勒出再次出兵河湟、縱橫馳騁的恢宏盛況。
石堡城的存在,無疑賦予了他們這般底氣。
這座雄偉的關隘,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讓吐蕃在唐蕃戰爭的漫長歲月里,始終牢牢掌握著主動權,進可如猛虎出山般直搗敵營,退可似磐石般穩守陣地。
數十載的光陰里,這樣的拉鋸戰已在這片土地上無數次地上演,每一次都充滿了刀光劍影與生死較量。
酒過三巡,吐蕃士兵們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威嚴與警覺,變得東倒西歪、不成樣子。
小主,
有人緊緊抱著酒囊,沉醉在美酒的懷抱中酣然入睡;有人則直接趴在烤肉架上,鼾聲如雷,口水順著嘴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