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
時間一晃的5年時間過去了,李星群的實力還是一如既往的在一流境徘徊,也問過了云師姐的意見,云師姐和3師姐的看法就是,缺少一個契機,等到契機到了,自然而然能夠進入宗師境,不過那兩位倒是都不著急的樣子,都認為突破只是遲早的事情。可是李星群卻不能不著急,原因也很簡單,根據江湖中的傳言,趙武已經有了突破絕頂境的跡象了,趙武和自己同年,28歲就有了突破絕頂境的跡象,這讓李星群如何不急,可是境界這個東西,好像越是著急,就越是沒有變化,死氣沉沉的一點變化都沒有,不過實戰經驗在軍營中經過大量的實戰之后,能很大概率勝過普通的宗師境了,當然要是之前蘇南星和幾個大鏢頭那樣的宗師境武者,李星群最多也就只能和他們55開。
說完了個人實力,這幾年柳家的發展也遭受了很大的壓制,正如之前柳玨說的那般,幾大商盟的人都對柳家采取了圍追堵截的辦法,柳家制造的東西,在外面根本沒有辦法賣出去,不過這也無所謂,李星群這幾年生產出去的東西,根本不怕賣不出去,二鍋頭賣不出去,我們就制造成酒精,前線的戰士總需要酒精這樣的東西對吧,再然后,水泥和紅磚已經確定很好用了,很多地方都用水泥和紅磚修建建筑物,而且因為修建城市需要有的,水泥到現在都還是供給比較充足的,也就是靠著和邊關做生意,柳家至少存活下來問題不大,當然有些喜歡鋼筋混泥土房子的人,也專程聘請張家或是楊家的人去給他們修建房子,也算是繞開了對柳家的封鎖,至于柳青他們的柳家是接受不了外面的生意的,在李星群和張家和楊家兩位家主商量之后,兩家家主爽快的讓出了石嘴鎮相關的大部分工程,這也不是說李星群非要拿一點工程,主要是為了練手使用,別自己作為最大的水泥生產商,自己這邊的人,連最基礎的工程都不會做。
而鋼筋這一塊,張家在把高爐的煉制之法交給他們之后,每年的鋼鐵產量在迅速的提升,第一年的鋼鐵產量甚至在最初的幾乎上直接翻了倍,從最初一年2萬噸的鋼鐵產量,直接上升到了4萬噸,在第五年的今天一年產出生鐵直接到達了十萬噸級別,而限制鋼鐵產量最大的問題,就是鐵礦石挖掘的限制。而李星群在這基礎上,主動聯系張家,加上一些厲害的鐵匠,經過了3年的研究,強度勉強夠用鋼筋算是生產出來了,五臺縣慢慢就有了第一個5層的小房子出來,在這年代5層的房子不是不能修建,比如一些古塔的遺址,但是像火柴盒一樣的5層房子還是非常少見的。而正因為此才有了大量的內地訂單,這樣高的樓房用處可以說非常多,而且還非常的棋牌,在這基層上,李星群和喬家簽訂了契約,憑技術入股,直接獲取他們3成的利潤,然后開始生產出預制板這個東西,預制板這個東西,怎么說呢,在李星群小時候的時候,李星群外祖父家門口就是一家預制板生產工廠,預制板的制造之法,李星群可以說門清,缺少的只是鋼筋罷了。當然有人肯定要問了,為什么不做框架結構的房子,很簡單!現在生產出來的鋼筋強度不足以支撐柱子高強度的應力,飯是一口口吃的,不能一蹴而就,當然這也是為什么李星群把預制板制造之法給喬家的原因,這也算是一個制衡晉商商盟一個的手段,張家生產鋼筋,喬家生產預制板,而自己掌握了技術,這也算3家制衡了吧。楊家是邊防的大家族,無論是喬家還是張家都不敢和楊家對著干,而且楊家主要做的他們代州的工程,所以楊家隨便從喬家購買預制板,喬家不會有絲毫的阻攔。
柳家還有一部分項目則是在海外交易糧食,這就不得不說百草谷的這幾年的努力了,5年前回來后,在云暮的建議下,百草谷也成立了一個小商鋪,五臺縣城外所有的土地都被百草谷承包了,正如云暮說的那般,很快的那些人就放棄了土地,所以五臺縣縣衙收獲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都被承包給百草谷,百草谷的人都是一群種植狂魔,在他們的努力下,在短短的5年的時間,就生產出來了好幾種不同的種子,不過結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比如說紅薯的產量能夠達到幾百斤,經過他們不屑的努力下,紅薯的產量終于突破到1000斤了,不過離前世畝產3000斤還差了許多。在第三年的時間,這些紅薯和玉米種子就在呂宋之地開始種植,呂宋不愧是靠近赤道的地方,那邊的產量嘎嘎的上升,紅薯可以達到1500斤,這些種子又回到五臺縣城,進行雜交生產,生產之后又返回呂宋之地耕種。當然,前世精通植物學的袁老,都要用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雜交出合適的水稻種子,現在都還早。
呂宋這幾年也是經營的不錯,在中原的糖衣炮彈的轟炸下,那些土著首領,很樂意讓出部分的土地給柳家的人耕種,當然也有不開眼的人,在柳家子弟兵的攻擊下,很快的那些人就被攆走的七七八八的,而那些酋長的子女都被大船運送到了大啟這邊來,讓他們充分見識中原地區的繁華,見識了中原地區的繁華之后,那些子女們根本就不想回呂宋地區了,畢竟四季分明的地方就體驗來說肯定要比沒有冬天的深山老林好許多,就這樣在柳家不懈努力這下,很多大勢力的人都被送進了大啟境內,這些人進入大啟境內之后,自然而然成為了幾家的勞動力,對于那些人來說,在哪里干活不是干活,呂宋那個地方開發的非常少,所以其實在那里的人不過十多萬人,柳家的船一次能拉接近3000人去掉船員,去掉船員和部分輜重之外,一次能運輸2000人左右,所以一次能運輸人,3個月走一次,一年就能走人,5年的時間幾乎能把呂宋的人清空,拉攏可以拉攏的,打擊不能拉攏的,短短5年的時間,幾乎就占領了加里曼丹島的所有領地,剩下來的島嶼只能慢慢去打了,畢竟島上的反抗勢力都被攆出去了,而在加里曼丹島上的人不足以支撐去外面占領土地。柳家這些年收斂一些災民,加上一些柳家的一些子弟,差不多有多人的樣子,這些人在島上還好,反正時間還很多,等一代人繁衍下來,在食物足夠充足情況下,能夠有幾萬人的規模,說不定的這二十年間,李星群的兒子說不定也出來了,那邊有人坐鎮,也不容易生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在柳家占領了加里曼丹島之后的,百草谷的行動也有了港口休息的地方,百草谷的人運輸輕松了許多,而澳大利亞的環境相對呂宋來說就困難了許多,不過因為沒有兔子的原因,也還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僅僅只是用了3年的時間,百草谷就完成了人員搬運,澳大利亞那里足足裝下10萬人,百草谷居然有那么多人,難怪朝廷對百草谷那么忌憚,百草谷現在除了顧問心等幾百人之外,幾乎沒有剩下多少弟子,就連掌門鐘知音,都已經駐扎在澳大利亞地區了,而那些人羨慕的各種各樣的武林秘籍,都被搬運到了澳大利亞,當然為了這些秘籍不失傳,先整理成冊,復刻秘籍出來,然后帶著刻錄本返回澳大利亞,等確認到了澳大利亞之后,就直接燒了武功秘籍,沒有運送成功的,在復刻出來,繼續運送過去,百草谷完成轉移之后,這才對外宣傳百草谷轉移了,百草谷把總部搬遷到石嘴鎮,在石嘴鎮那里專心研究醫學和植物學,這才有了五臺縣城周邊全是綠油油的稻谷,和第一個醫學院。而這些人就沒有李星群他們那么順利了,澳大利亞離中原地區很遠,用中原的繁華去吸引他們做不到,你想想出一趟門就有去世的風險,誰還愿意出門,呂宋到中原雖然不是絕對安全,但是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