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莊周墓前的奇遇(下)
“一個沒有思想的人是不會有道意的,注意我說的是思想,在我南華經之內《天道》章節之中就有說明了,就說過的:‘我作為木匠,每天用斧頭去砍車輪,動作不能快,也不能太慢,適中才可以把車輪做的精致。我心里很清楚每個步驟,所以,每個動作,就是按照心里的想法去做,心里怎么想,我的技術就體現在那個地方。那么君王您讀書,古人已經死去,他們心里的想法也跟著消失了,流傳的故事,也就沒用了。’這就是道理和知識的區別,知識比如說你們學的圓周率,什么高數,物理學,化學,這些都是對自然的總結,是不會變的,而道理這東西,或許你讀一萬本書,都不如某一個壓根不讀書的人,在街坊聽了說書先生兩句哲理就悟的快,六祖慧能的故事不就是最形象的體現嗎?滿足道意就兩點,一個足以讓自己堅持一輩子的思想。當然道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本人的想法而變化。比如說孔子堅持一輩子恢復周禮,這就是他的道。比如說庖丁解牛,解牛就是庖丁的道。”
李星群期待的問:“那老先生我的道是什么?”
“錢!你的道就是錢,”
李星群辯解說:“老先生說笑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大方的。”
“那是因為你有足夠多的錢,你現在不過做的是達則兼濟天下,你有一個億的銀子,你愿意拿出幾百萬救災,但是現在我讓你拿出1000萬兩白銀白送給老夫,老夫甚至不會對你任何的承諾,你愿意嗎?”
“這是詭辯。”
“這就是現實,我告訴你這個世界真的有人愿意嗎?”
“怎么可能?”
“墨家墨翟。”
“可不還有楊朱嗎?”
“你是想用楊朱來證明自己是對的是嗎?這和你的道有什么意義呢?”
小主,
“我……”確實自己說了那么多,不就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嗎?可是在道意面前,對或錯有什么區別呢?
“你也不要聽說是錢就這樣表現,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不都是為了錢嗎?只不過掀開那層窗戶紙,很多人接受不了罷了,你能接受就已經勝過那些人太多了,不用過于擔心,人的道意會變得,祖師年少的時候,也曾是個熱血青年,那會兒他的道意就是傳播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后來慢慢發現,道家的想法在那個世界的作用沒有那么明顯,后來也就慢慢的,想開了,步入了夢境,同樣的,現在你還年輕,不代表未來,這個世界是自由的,永遠不要被過去所束縛,明天有無限的可能。”
“是,多謝前輩的教導。”
“沒事,能和你這樣有意思的小友交談也是頗為有趣的事情。只不過先說好,我確實沒有什么武功秘籍給你。”
李星群臉一紅,自己的功利心確實有些重了:“前輩說笑了,老是想著回報,擅自期待,期待落空,就會產生怨念,這才是不自由了。”
“哈哈,你這小輩倒是領悟的快,不過一時的領悟并不代表真的大徹大悟了,不過你的道意確實有改變了。”
“前輩,我有一個問題。”
“你說。”
“您說我身上的道意和身邊人的有些出入,這些出入的地方除了前輩,別人看的出來嗎?”
“多半看不出來,我修煉的道和尋常人不一樣,不過你我也算有緣,我可以幫你遮擋一二了,不過遮擋起來,不能治標,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身在世則心在世,你懂我的意思嗎?”
“晚輩明白了。”
“其實這個世界還是很有意思的,至少這個世界道意的多樣性遠超過你們那個世界,好好體會一下,也挺美好的,只不過和手機電腦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哈哈。”
“前輩請問我現在要怎么返回商丘縣?”
“閉上眼,說不定就能到了,對了你看的《南華經》是不全的,在莊周墓前十步下挖幾十米的深度,就能挖出當年的孤本出來,說不定能幫你緩解心中痛苦,不過先說清楚,《南華經》從來都不是武功秘籍,只是一本修身養性的書。”
“前輩就是莊周吧?”
“哈哈,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道白光閃過,李星群從夢里醒來,這才發現自己正睡在昭姬的腿上,昭姬還正在用樹葉吹奏音樂,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醒了?”
“醒了。”
“喝個水都能喝醉,還說自己不累,別太勉強了。”昭姬把水遞給李星群。
看了一眼里面的水,李星群哪里還不知道,方才是自己的一次機遇,大笑的說:“這個就叫酒不醉人人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