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摸瓜
所謂茅山者,其實就是位于長江下游沖積平原上,異軍突起的一片小山丘。分為小茅、中茅、大茅、積金等數座山頭;其中最高的大茅峰才不過數百米,卻成為了遠近數百里平野內的唯一制高點。
因此,遠古時期的本地先民,就在開始在山中祭祀天地;形成了所謂三茅真君的原始崇拜前身。上古傳說,五帝之一玄帝顓頊派遣四海之神,運安息國天市山之石封填天下洞山神峰,茅山居其一。
其中就有東海神將一銅鼎埋藏在大茅峰頂;因此每吉日,遠近方士咸登上,燒香禮拜,無復草木,累石為小壇。直到陶弘景從建康來到茅山隱居修道,并依照神啟在楚王澗內修建華陽上中下三館。
這才成為了如今上清派茅山宗的祖源。因此歷經歷代敕封追贈至今,圍繞著這片被稱為“華陽洞天”的山地區域內,也形成了華陽宮、下泊宮、祠宇宮、紫陽觀、太平觀在內的三宮五觀宏大格局。
時至當代的茅山諸峰,正位于江寧府與潤州的交境處;從行政區劃上看,隸屬于潤州金壇縣的治下。然而,作為山上宮觀之首的太平觀主,卻以朝廷敕封的威儀使身份,直接隸屬于江寧府的資序。
再加上當代的宗主,玄明大法師蔣元吉,長期在京畿、都畿之間隨駕侍奉帝家;因此,負責主持本山庶務的師弟,兼現任太平觀主辰夢吉,在也獲得了茅山周邊區域內,相當程度上的事實自治權。
雖然,經過梁公時代的整頓和梳理,從朝廷律令上規定了天下寺觀等宗教場所,具體規模、標準和持牒、雜屬人員上限。又禁止所有寺觀,除了皇家和官府撥付之外,接受民間的人身和土地投獻。
但正所謂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執行的地方官府不夠堅決,自然而然的會找到曲線迂回的方法。既然不準戶口和田地依附,那就換成了各種商社、店鋪、館舍,以積善為由寄付在名下。
乃至朝廷禁止寺觀放貸和租售,那就以附近鄉村市鎮組織的香社、酬神會、還愿團之名,經營起一些田產房舍的物業;然后,以燒香、籌神、還愿之名;定期向指定的宮觀寺院,輸送產出和孳息;
因此,在茅山周邊的金壇、溧陽、溧水各縣境內,遍地充斥著與之相關的物業。光是茅山本山的三宮五觀,受逯和在牒道士近兩千;而依附其修行的弟子、僮仆、雜役,還有俗家信眾更不計其數。
只是,相對于熱衷傳播信仰,而到處活躍的佛門八宗;身為國教大宗的茅山一脈,要相對低調內斂一些。朝廷也有專門的道舉制度,就是通過類似科舉的《道德經》和《道德經》考試,獲得道牒。
然后,想要進入朝廷體制成為道官的一員,則還要試《老子》《莊子》《列子》《文子》;然后,在特定名山大川的宮觀之所,累計一定的資歷、名望或說善功;被逐級授予縣、州、道的威儀使。
就像是茅山當代的宗主,玄明大法師蔣元吉,就被大內授予了東都左右街、檢校道門威儀使身份;專職管束在京諸道觀道士。與左右街僧錄司的大僧主,并為兩京功德使下轄的各派佛道領袖之一。
而太平觀主辰夢吉,法號修緣子,同樣也是江東道門威儀使,兼江寧府道門威儀;在地方上同樣名氣極大,但卻相當愛惜羽毛,在官私民間口碑甚好;也沒有什么長勢驕橫不法、強取豪奪的惡跡。
反而在早年以道門威儀使身份巡游地方時,懲治過一些違規破戒的道門敗類;而留下過一些諸如微服私訪,懲戒不法胥吏、打臉驕橫豪強之類傳說。直到近些年才歸聚本山,閉門謝客以潛道清修。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源自揚州府的武德司,所提供的一手資料;其中又多少真偽虛實,還需要親眼所見才行。而從另一個消息渠道,也是京城的七秀坊/憶盈樓,在東南煙花圣地——揚州分支結社。
所得出的結論則是,這些源自茅山宗的道士,在地方也同樣相對低調內斂;雖然他們之中也不乏有人改頭換面,經常來招呼行院里的生意;但事后給錢給的十分痛快,也并沒表現出異于常人之處。
直到天象之變后,這些頗為大方的常客,才基本從行院中消失不見;按照個別相熟恩客的臨別不舍說法,是被召回本山去閉門自守,只怕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相見。因此,至今還在封山當中。
而按照地方上提供的稅法,在封山期間一切飲食柴薪和其他日常物用供應如常,就是再沒有多少人出入而已。而從蘇州前往茅山同樣走水路,只是橫穿太湖水面進入荊溪后,就只能換乘小船前行。
因此,在姑蘇當地特色的搖櫓烏蓬船上,江畋也一邊享受著來自船家烹制的,蚌湯、魚餅和蝦子羹、油蟹等河鮮;一邊從岸上伴隨行進的隊伍中,不斷接到來自揚州府轉呈的各種消息和公文抄報。
比如那位揚州都督獨孤鄆,在查獲大云教后,又以禁絕淫祀為名,對江淮地方開展了一輪整治;當然不出意料的話,他得到了來自當地釋道兩家的鼎力支持,而在地方搞的是風風火火、頗具聲威。
所謂的淫祀,就是是指古代沒經過朝廷批準,由民資百姓私自建立起來的祠堂私廟,供奉一些不具備資格的人物。其中更參雜了大量山精水怪、牛鬼蛇神,乃至前朝反賊、強梁之類的古代巫祭崇拜。
就像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在擔任江南巡撫使時,就發現江南一帶民間修建了許多“淫祠“,許多愚夫愚婦去拜祭,且香火旺盛,因此上奏朝廷進行甄別,最終一口氣“毀淫祠一千七百余所“。
最后幸存下來的,惟有夏禹、伍子胥二廟而已。當然,他死后因為地方百姓感念其恩德,又專門給他修了狄公祠,以為四時祭祀不絕;卻因他兒子施政惡劣被搗毀,這就顯得有些充滿黑色幽默了。
須知自大唐開國以來,禁絕淫祀在官面上屬政治正確的東西。因為自古以來的祭祀權,屬于歷代王朝統治權威的一部分。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及其境內之名山大川,大夫祭五祀,士庶祭其先。
古人祀典,品節一定,不容紊亂。但從高祖李淵開始,就有人在河北祭祀竇建德、劉黑大,也有人在江南祭祀杜伏威。這就屬于挑戰皇權秩序的行徑了,因此,但凡民間的發現多少立刻搗毀多少。
而江南之地,因為遠離戰亂又相對富足,所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