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偶遇張麻子
雷靜笑笑,“這有什么不可以的?廚房左邊的刀架上有鐮刀,廚房外屋檐下的背簍,自個兒取。”
顧汐童帶著施欣怡去取鐮刀和背簍,路過楚明瑛身邊時,聽到楚明瑛嘀咕,
“不是京北城來的嗎?我以為有多了不起,上桿子的去巴結(jié)討好人,賤不賤?”
施欣怡停下腳步,“你……”
顧汐童一把拉走施欣怡,“欣怡,咱們快些,雷知青她們還等著咱們。”
施欣怡剜了楚明瑛一眼,抬步跟顧汐童一起去廚房。
“童童,你為什么要阻止我?她嘴那么欠,就該給她點教訓(xùn)?”
顧汐童從刀架上取了把小巧的鐮刀遞給施欣怡,自己取了把稍大些的拿在手里。
她費盡心思來和平生產(chǎn)隊,是為姥姥姥爺來的,不是為小人來的。
“不必跟蠢人逞口舌之快,她看不慣咱們,又干不掉咱們,豈不更讓她抓狂?”顧汐童淡淡地說道。
施欣怡想了想,點頭道,“好像很有道理!”
顧汐童接著說道:“她不愿意咱倆跟老知青處好關(guān)系,咱倆偏不如她的意。”
施欣怡連連點頭,“嗯嗯,就是這個理!我要是跟她理論,才正中她下懷。
走,咱們跟雷知青她們上山去拾柴火,氣死她。”
楚明瑛坐在屋檐下,看著顧汐童和施欣怡同雷靜等人走出院子,眼里多了幾分怨恨。
一行人走出知青點,雷靜一手拿鐮刀,一手拿繩子走在前面。
施欣怡對周遭的一切充滿好奇,背著背簍緊跟在雷靜身后。
雷靜邊走邊給顧汐童和施欣怡介紹生產(chǎn)隊的情況。
“和平生產(chǎn)隊不算大,村里共有七十三戶人家。以卓姓和鄧姓居多。
卓姓有二十五家,鄧姓有二十二家,除此外,王姓七家,張姓有五家,錢姓五家,趙姓四家,胡姓三家,雷姓兩家。”
施欣怡看著雷靜,眼里掩不住的崇拜:“雷知青,你也太厲害了!生產(chǎn)隊有多少人家都記得清清楚楚,你來這里多久了?”
顧汐童看雷靜的眼神也深了幾分,不愧是以后做領(lǐng)導(dǎo)的人,哪怕是個小小的生產(chǎn)隊,她也將其摸得一清二楚。
“我是前年下鄉(xiāng)到這里的。比你們早來兩年,知道得自然清楚些。
如今,我擔(dān)著女知青的組長,有必要將村里的情況告訴你們。
生產(chǎn)隊里,以卓姓和鄧姓居多 ,負責(zé)生產(chǎn)隊的領(lǐng)導(dǎo),也是這兩姓中人,隊長姓卓,會計姓鄧,
卓隊長叫卓宏志,為人磊落,在隊里威望極高。
鄧會計叫鄧興華,高中畢業(yè),是隊里少有的文化人。這是隊里兩位領(lǐng)導(dǎo)的基本情況。
往后,你們在隊里遇上什么事,可以找我或者找李知青。
我和李知青如果解決不了,會帶你們一起去找卓隊長。
隊里的隊員大多純樸,當(dāng)然,也有些不講理的。”
施欣怡問道:“雷組長,如果遇上不講理的隊員故意刁難咱們,咱們該怎么辦?”
雷靜先是一愣,接著說道:“不是說遇到事,先找我或者李知青嗎?如果咱們都解決不了,一起去找隊長。”
“如果事發(fā)時你和李組長都不在呢?咱們就忍氣吞聲,任人欺負嗎?”施欣怡問道。
雷靜想了想,說道:“只要咱們占理,就據(jù)理力爭。”
施欣怡一聽高興了,“好!我記住了。雷組長放心,我不是愛惹事的人。
不過,也不是受人欺負的軟柿子,就是那種,不惹事,也不怕事的。”
施欣怡不是委屈自己的人,不管到哪里,她會先擺明自己的態(tài)度,然后和平相處,合則處,不合則散。
雷靜深看施欣怡一眼,笑著說道:“挺好的性格。”
說完,雷靜看了眼旁邊顧汐童,再想到楚明瑛和柳傳芳,心里暗嘆,這批知青,沒一個簡單的 。
“喲,雷知青,你們這是要上哪兒去?”幾人邊走邊說,迎面遇上個扛鋤頭的男人。
此人二十多歲的模樣,上身穿了件打著補丁的列寧裝,一臉麻子,看著雷靜說話時,三角眼里帶著幾分戲謔。
張麻子?
看到此人,顧汐童身子一僵,想到臨死時白冰的話,她渾身發(fā)冷,眼里迸發(fā)出無盡的寒意,
雷靜面不改色的看張麻子一眼,面無表情地說道:“上山拾柴火,張同志這是要下地干活?”
“是,下地干活!”張麻子注意到顧汐童和施欣怡,笑著說道:“這倆位看著面生,是今兒新來的知青?你們好,我叫張桂生。 ”
張麻子的目光掃過顧汐童,停留在施欣怡身上,明目張膽的上下打量。
這妞長得真好,瓜子臉,高鼻梁,眉眼彎彎的,白皮嫩肉,胸|脯鼓囊,楊柳腰,他能一把握完……
施欣怡厭惡地瞪張麻子一眼,正要開口,顧汐童往前一步,擋在她面前,板著臉沉聲回道 :“對,我們是新來的知青。”
張麻子意識到自己行為引起對方不滿,咳咳干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