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那個喜歡抄家的太子來了!!!
秦安今年38歲,他是寒門出身,背后并無勢力,升到知府,全靠他個人的努力還有皇帝故意扶持寒門,對抗世家。
秦安十分清廉,對地方政務也是一把好手,科舉之后,外放到偏遠之地,從七品縣令做起,不管升遷到何處,都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凡是秦安任職過的地方,百姓均是一片祥和,當地也是吏治清明,就連秦安自己都認為,只要他想,不管在哪里做官,都能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升到江南之地任知府,是秦安不曾想到的。
江南是魚米之鄉,極為富庶,乃大梁的糧倉,漕運發達,也是整個大梁賦稅重地。
如果真的想要撈油水,絕對沒有比江南更好的地方 了。
等真的到了江南秦安才發現,所謂的富庶,那也是世家大族,少部分的商賈,更多的百姓依舊過的清苦,但好歹能吃飽穿暖。
當然,如果跟其他地方相比,這里的百姓過的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秦安本想著上任之后,大展拳腳一番,哪里知道,竟會遭遇百年難得一遇的水患。
他連當地的情況都沒能摸清楚,就遇到這樣的災難,連賑災都極其困難。
他將災情上報的同時, 就想著開糧倉賑災。
奈何,江南這一批的官員真的太貪了,往年存下的糧食早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被已經壞的米糧替換,所有糧倉里,能吃的也就只有十分之一。
而那一批官員,同樣也因為他們的貪心,被太子處理個精光。
只是,賑災無糧,又如何能賑災?
好在朝廷緊急撥下了賑災的銀兩,150萬兩白銀聽上去確實很多,但是,水災一來,田地里的莊稼還沒有收獲,就被大水淹沒,一時間,糧食價格驟然上漲,城中百姓哄搶糧食。
加之除了糧食,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災民的救治,被沖垮的河堤需要搶修等等。
可是,官府人手 有限,當地的世家大族,富紳豪商不配合,這一件件堆積起來,銀子花的如流水。
能保住這姑蘇城,能保住現在這些百姓,已經是秦安耗費了極大的心力,周旋四方得到的結果了。
秦安敘述的過程盡量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更加客觀的將事情的原貌講述清楚,可是,講到百姓的遭遇,他的聲音還是難免顫抖。
無它,太難了。
從水患發生到現在,不管是他,還是百姓們,都太難了。
天知道,這一個月,他們是怎么度過的了!
大雨還在不停地下,不停地有百姓餓死,村莊一個一個的被淹沒,前方更是不停地傳來河堤被沖垮的消息,偏偏,經過了最初的糧食哄搶之后, 城中再無糧商出現。
而原本幾家出售糧食的,不僅每天出售的糧食有限, 而且,一會兒一個價格。
平日里,一斗米只要10文錢,可以讓一家三口吃上十日有余。
可是現在,一斗米已經漲到了1000文!要1兩銀子!
普通農戶哪里能吃得起?
可就是這樣,還有很多人買不到。
至于草藥,那就更貴了。
買不起米,那就只能餓著,看不起郎中,買不起藥,那也只能硬挺著。
兩者最后的結果都一樣,都是死。
秦安是真的難,他從來都沒有這么難過。
看著百姓們餓死,病死,他卻無能為力,甚至連自己的母親都因為糧食短缺而被餓死,他心中的悲痛,當真是難以訴說。
陸澤旭這才知道,知府府里也斷糧了。
不過,他雖然是連夜趕路,隨身并沒有帶太多的吃的,但是,他的兄長們再有半日也會進城,并且會帶著皇莊上豐收的糧食過來。
“別跟孤說,這姑蘇城中,一粒糧食都沒有了?”陸澤旭壓低聲音問道。
“有,但是都在世家大戶,豪商高門之中,災情發生之時,下官就曾登門拜訪過,希望他們能捐出些米糧,和百姓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但是……”
秦安一臉苦笑,“城中的豪商下官算是見過幾個,但是,其余世家家主,不是不在家中,就是偶感風寒,全都避而不見。自然也無從說起捐獻米糧之事了。”
陸澤旭自然是知道這里面的彎彎繞繞,無非是世家大族把持姑蘇城,富商豪商又和世界大族沆瀣一氣,不然藥材米糧的價格可不會漲的這么快!
“孤記得,這姑蘇城里的世家有楊家,陳家,唐家,鄭家。”
幾個月之前,他過來大殺四方的時候,和這四家人可都打過照面,絕對是富的流油的大家族。
就算是整個江南都遭了災,沒了糧,這幾家人都不會沒有糧。
“鄭家也對災情沒有任何表示?”陸澤旭問道。
秦安雖然不知道為何太子殿下獨獨將鄭家拎了出來,但他仍舊恭恭敬敬的回道,“一開始鄭家確實在城里施粥,但是,不到三日就撤了粥棚,下官沒見到鄭家家主,并不知其中緣由。”
陸澤旭搓了搓手指,“去查查鄭家發生了何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