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情滿》世界寡婦養娃14
到了66年,建國轉正后也在院子里分了一間倒座房,就在劉玉溪家的耳房旁邊,劉玉溪找人修整了一下,準備給他結婚的時候,小夫妻兩個住,建黨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大雜院里分了兩間房,大雜院里面住的也都是火車站的同事,劉玉溪也花錢給修整了,現在建黨就住在那邊,只有出車回來休息的時候回四合院住,現在的房子可不興空著,一空著,廠里就收回去了,以后建黨結婚也就這兩間房了。
平時都是穿工作服,所以劉玉溪也就沒有多提醒家里人,都是老百姓,大多都是耐臟的顏色,只不過65年底,劉玉溪就買了幾本語錄,要求倆孩子和她一起背熟。家里的東西早就過了一遍,和建國說了,那些機器的外文說明書還有一些外文資料啥的,都不準往家帶,留在單位里看。
以前建黨經常出車的時候帶些東西回來,自家吃用,或者“換”給鄰居,現在劉玉溪也不讓他帶了,反正就是一個謹言慎行。
許大茂早就帶出了幾個徒弟,現在調崗在宣傳科做一個小科員,沒什么上進心,在廠里也就是安穩度日,也沒有如同劇中那樣,領導喝酒他陪客,畢竟現在他也不是婁家女婿。
二大爺看了劉玉溪給劉光天的筆記,覺得有了這筆記,收徒以后能省不少事,每天晚上不好打擾劉光天,就他口述讓劉光福幫他記錄,等全部寫完,又拿給劉玉溪看了一下,劉玉溪幫他整理了一下,就和他說,可以交給廠里,然后讓他開班帶人,可以快速帶出一波低級鍛工。
而66年的時候,劉海中已經帶出了兩波初級鍛工了,現在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開班授徒的快樂中了。所以運動起來,他雖然還是想當官,但劉光天對他說了一些話后,他也就偃旗息鼓了,小老百姓不是誰都能那么狠心的,那批斗的場面大多數人是不忍看的。
66年,劉玉溪已經考過了7級鉗工,易中海是8級鉗工,劉海中是7級鍛工,賈東旭是5級鉗工,劉光天和閆解放是3級鉗工,何玉柱婚后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到處得罪人了,現在是6級炊事員,每月48.5元,加上食堂班長補助,每個月也有50多塊錢,而且他經常接私活,每次都有不菲的收入,所以,他家的收入是不能光看工資的。
許大茂每個月工資也有40多,加上他父親在電影院工作的工資,以及前兩年婁家遣散仆人時,給了她媽不少好東西,所以許大茂家的日子過得也很好,再加上劉玉溪家娘仨工資加一起都快200一個月了,不想不知道,原來《情滿四合院》里,院里人的生活水平都挺高啊!
何雨水也沒有如劇中那樣在紡織廠上班,而是高中畢業時何雨柱就幫她活動到了軋鋼廠后勤,畢竟軋鋼廠在這一片都是有名的大廠,待遇福利要比紡織廠好多了。
這一世何雨水的對象還是那個小片警,可能是緣分吧,不過何大清每年都會回來看孫子孫女和何雨水,家里也有哥哥嫂子,哥哥做飯人脈還挺廣,嫁妝什么的也是早就準備好了,這一世何雨水嫁過去,應該不會再如劇中那么艱難了。
劇情已經全崩了,等到68年街道辦來動員下鄉的時候,院子里年齡合適的也就只剩下劉光福,棒梗和閆解娣了,所以,他們三人在高中畢業后就下鄉了,但也下鄉沒兩年,也都回城了,棒梗是一大爺托人搞了個工作,而劉光福則是劉海中最開始那兩波培訓班里的一個學徒工,家里有個孤寡親戚退休,工作沒有人接班,讓劉海中買給劉光福了。閆解娣則是回城探親的時候,給找了個婆家,結婚回城的。等后面的孩子到年齡就都不需要下鄉了,所以,院子里一直都挺安穩。
建國和建黨分別是71年和72年結的婚,建國媳婦王梅是附近媒婆介紹的,在供銷社做會計,建黨的媳婦則陳麗麗是他的同事,是火車上的廣播員。從工作就能看出,兩媳婦除了本身比較優秀,家里條件在這年代也是很好的。
因為劉玉溪多少還是有點后世思想,她自己又有工作有收入,所以倆孩子結婚后,就各過各的日子,只是建國兩口子和劉玉溪住在一起,這年頭當人兒媳婦都勤快,劉玉溪剛開始還不適應王梅和她搶活干,因為她一些事這十幾年都做順手了,所以順手就做了,后來王梅干了,她也就撒手了,平時也就洗洗自己的衣服。
建國和建黨被劉玉溪教育的和后世的男人一樣,啥活都能干,也知道心疼媳婦,小倆口要是拌嘴,劉玉溪都是站媳婦那邊,所以倆媳婦打從心眼里尊敬婆婆。
大兒媳婦懷孕時因為住在一起,劉玉溪日常照顧的多點,小兒媳婦因為工作原因,住的又遠一點,懷孕的時候,劉玉溪只能趕周日休息帶東西過去看看,就連坐月子,也是親家媽給兒媳婦伺候的,后來小兒媳婦孩子生下來,家里沒人照顧,劉玉溪的工作放棄了又很可惜,只能繼續麻煩親家母,但因為劉玉溪婆媳關系處理的好,花錢又大方,所以,家里倒也沒有什么矛盾。
直到計劃生育實施之前,建國家有了兩男一女三個孩子,而建黨家只有兩個兒子,不過也可以了,劉玉溪覺得一家兩三個孩子正好,再多,父母的精力就不夠了,總有孩子會被忽視。
等高考恢復后,建黨倒是沒有想法,建國還是考了大學,又深造了一波,不過他是在職考的,畢業后又回到了軋鋼廠技術科。
這應該是劉玉溪過的最有煙火氣的一世了,一整個人生就全是如同老百姓一樣的流程,工作,養娃,退休后含飴弄孫,只是在房屋能買賣時,帶著兩兒子還有親家們多買了幾套房子,一生除了地震那次預警,這次比第一次要先進多了,不用她本人化妝出面啦,空間里有軍用無人機,她都是在晚上的時候用無人機投放的紙條。
劉玉溪這一世是在新世紀2016年的時候走的,走的時候也是四世同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