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武門鬧京華
”
楊猛嘿嘿一笑,“你也穿上軍裝,一會好接應師傅,否則這么硬拼很難活著出城……”
郝恩光一身是血,有些疲憊的坐在了地上,雙手仍在不住的顫抖著,大概是殺的洋毛子太多,手上的白蠟桿大槍也斷成了兩截,盡管裝在毛瑟槍上的刺刀很不趁手,可到底大大增強了對洋毛子的欺騙性。
“傻二說的對,師傅他們即便再強,也無法與遍布京城的軍隊硬拼而退,眼下內城簡直就亂成了一團,是要早早的做些安排,好接應師兄弟們出城。”
想到這里,郝恩光無奈地穿上了楊猛遞給他的英國軍服,將臉用鮮血抹得嚴嚴實實,這才急沖沖的跑進了河泊廠的胡同。
有了郝恩光在旁邊接連出手,楊猛的心里頓時踏實了許多,在師兄以身作則的演示下,偷襲起來也沒了縮手縮腳的毛病,接連的射擊與刺刀沖殺后,準頭和膽氣明顯提高了很多。
與后世武術比賽注重的招式連貫或架勢到位不同,這個大時代的招式都是在血雨腥風中錘煉而來,特別是修行形意拳這種戰場殺拳的高手,極為注重拳法的實效殺傷力,很多招式都要求快打猛進無遮攔,奔走之中要殺人奪命莫膽寒。
平時看似無用的小手段,在實戰中多是用來踢襠、插耳、挖眼的散手,可以說招招皆可置人于死地,手腳都要用得心思活泛,就連師傅這等平日謙遜和藹的宗師,一旦動起手來,那撒灰蒙臉這種高難度的技術,都經常會運用在實戰拳術之中,而且還必須用得隱蔽漂亮,越是這般陰狠毒辣的招式,名字往往越是赫亮斯文。
這個理念同樣適用于郝恩光。經過連番的殺人實戰,楊猛忽然明白了為何后世稱國術是只殺人不表演的技擊手段,原來這手段本就是從血腥的戰場中總結凝練出來的殺人技巧,這樣的招數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又如何敢拿出來給百姓學習、演練或切磋?
別說強身健體,不讓人絕戶喪命便已經是留手了……
這才是真正的強身救國之法,是為國術!
點擊推薦收藏各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