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昌教案(上)
南昌滕王閣,因初唐王勃的一篇《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黃鶴樓一道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
古謠有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
在我國古代的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是需要風水建筑來鎮壓靈氣的,一般都選當地最高的標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
所以,滕王閣也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自建成后歷經宋、元、明、清歷次興廢,先后修葺達28次之多,建筑規制也多有變化,最后一次重建于清同治年間。
夏天的南昌,素有小火爐之稱,而到了冬天,卻又因為充沛的降水和季風氣候,顯得格外的寒冷潮濕。
一干北方武林的高手們,護送孫中山等人自京城一路直奔廣州,為了不影響楊猛在上海的布局,以及保證孫中山的安全,眾人在楊猛的安排下,再次化整為零,沿著整個長江地區至珠江三角洲一帶分散隱匿,除了王天木與尚云祥及孫祿堂途中潛回上海外,楊猛、若離帶著王亞樵及霍殿閣來到了南昌。
之所以來南昌,不單是因為這里與湖、廣、閩三省一般民風彪悍,更是少數民族聚集之地,可謂魚龍混雜,最適合設立地下聯絡站,作為與湖廣閩南及南洋聯系的紐帶。
想法和地方選得都還算不錯,可是等到幾人到了南昌后,才發現眾人來的時間略微有些不妥。
自《辛丑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的傳教士便憑借侵略特權,廣設教堂,大肆霸占中國百姓的田產,教會勢力大有擴充,僅江西一省,天主、耶穌教堂就達三百處之多,不少地痞、流氓為稱霸鄉里,借勢入教后,以新昌天主堂法國教士王安之為護身符,作惡多端。
其中,在棠浦一個叫羅檢的惡霸,不單在當地強.奸民女,還多次借著天主教的庇護魚肉鄉里,引發了‘官逼民反’的新昌教案,雖然最后因江召棠的威望,使得幾千鄉民撤寨繳械,并將禍首龔耀庭等三人帶回省城公斷,但因江召棠為官公允,所以商之有司后,只將三人各擬監禁三年了事。
那王安之見此事未達到其抬教抑民的目的,心中自此便對江召棠深恨不已,等他接替病故的方遂志為南昌天主教堂主教后,首先便強請江西巡撫胡廷干,釋放了之前天主教和耶穌教火并仇殺的鄧、葛兩案犯,并將天主教的案犯藏匿于法教堂中,不單拒不交出,且與南昌知縣江召棠進一步交惡。
“王安之強求知縣江召棠擴大傳教特權,江召棠因為本地民聲鼎沸而堅拒不允,不想卻在前天被王安之柬請到老貢院法國天主教堂春酌,持刀向其咽喉猛刺,之后又去江西巡撫衙門惡人先告狀,等到胡巡撫派人趕到教堂時,江令已經橫臥屋內地上,喉間傷口鮮血直冒,奄奄一息,之后延醫多番搶救,這才算是蘇醒過來,因口不能言,故索取紙筆,書寫下了整個事情的經過……”
按照年前的安排,南昌這邊的同盟會員,還是在上海受過培訓的國術學員盧浩明,只是因為不通當地方言,所以發展的勢頭緩慢。
“速度慢不用擔心,干革命本來就是要殺頭的,那江召棠的官聲一向不錯,怕是南昌的民眾野不會就這么罷休吧?”
作為特勤科的一哥,王亞樵如今對這種突發事件的布局及考慮,可謂是布局縝密,來之前考慮到盧浩明的語言關,還特意帶了三個江西人過來。
盧浩明點了點頭,有些激憤地說道:“江召棠如今奄奄一息,眼見命不久矣,對于王安之所謂的‘自殺’誣言,可謂不攻自破,江西的士族山民則是同聲悲痛、群情沸騰,其中更有不少有識之士怒不可遏,從昨日至今天下午,已有幾百鄉紳組織起人手,準備就此事討回公道。”
“這幫該死的洋毛子和漢奸,簡直就是禽獸不如!”
看著義憤填膺的若離,楊猛點了點頭,“洋人如此囂張跋扈,正是因為清廷軟弱無能,為今之計,唯有取得實證,喚醒民間的抵御外辱的同仇敵愾之心,也讓中外所有還有良知的人,看清楚這些掛著宗教自由的教士,到底是一副什么樣的豬狗嘴臉……”
“院長的意思是?”
楊猛起身,拍了拍盧浩明的肩膀,笑著說道:“洋人與江召棠各執一詞,國際輿論必然眾說紛紜,我們去偷偷看看江召棠,最好能順便照下幾張相片,送給上海和北京的報刊,也算為此事定下個論調,先爭取到輿論上的優勢,然后再……”
看到楊猛眼中的寒光,王亞樵興沖沖地拍了下手,扭頭對幾個下屬吩咐道:“你們都是南昌本地人,除了‘時遷’留下與我和院長一同去看江召棠,其余的人都趕緊回到家中,發動族人和富紳商賈,不能讓那幫洋鬼子就這么置身事外,清廷不敢為江召棠出頭,咱們就發動整個南昌的百姓來出頭,這么昏聵腐爛的朝廷,早爛透早TM了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姓江的還沒了賬,你趕緊安排下面的教民,發動江湖上的關系,找刺客送那個強項令歸西,先給清廷來個死無對證,再讓巡撫胡廷干沒有借口繼續抵制教權……”
與此同時,在老貢院法國天主教堂內,一臉憨相的主教王安之,卻在緊鑼密鼓的張羅著如何殺人滅口,至于清廷和民眾的反應,則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事實上,經歷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與《辛丑條約》,清廷的地方官員們有意識地將原本與民間的矛盾,隱隱指向了列強,而這些洋教士也‘不負眾望’,在國內飛揚跋扈到了極點,有著強大的軍艦和槍炮做后盾,再有清廷官員奴顏卑膝的縱容,他們腦子里的理智與良知,早已就著圣經一起塞進了女人的褲襠,其所行之事,比起那些流氓惡霸出身的教民,還要令人厭惡三分。
與王安之對話的教民姓賴,叫賴匹芶,原本是南昌里的混混,因為年輕的時候抽大煙,最后搞得家破人離,誰知道在入了天主教后,反倒漸漸在街頭巷尾里混出了些名堂,到了如今,不單組織了幾百人的幫派,甚至還籠絡了一幫窮兇極惡的山匪,用來‘維護’教區的治安。
“回主教,南昌那幫紳商學界的代表們,如今正四處組織人手滿南昌散發傳單,定于25日在百花洲沈公祠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