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改變策略
但是等到了晚上的時候,他們就直接給人家店砸了,那些生意買賣的物資也全部給偷了,最后那些商人也只落了個空。
報地方官府緝拿也沒用,地方官員因著怕被告到賈環那兒去,說著他們不作為,倒是也配合著假裝調查一番。
不過最后的結果就是找不到人,更找不到證據,那些商人聽著如此,自然也是無法的,他們吃了個大虧,也只能忍氣吞聲作罷。
他們自然也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兒,就是那些地方鄉紳豪強的勢力在背后搞事情而已,不過如今就是解決不了。
他們也明白就算是到了布政使衙署能告得通,但他們也不可能在那些地方待得住,畢竟地方家族勢力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其實一些地方大商人的背后往往會靠著一些大宗族大勢力等,這些宗族勢力如四大家族一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就是那些偌大的產業被強制劃分成了小份,最后依舊是由那些有權勢的家族來掌管著,價格也還是那個價格。
其實這些產業等物就是他們這些地方豪強們所賴以生存發展的保障,因而他們才會有著如此極力保護。
雖然政策是好的,但是他們的對策也管用的,若是去查,在法理上也還查不出來什么漏洞。
當然除了這些實質上的地方貿易保護之外,就是一些地區的經濟情況也是參差不齊的,倒是也不好一起弄改革。
就是商賈人等也是不大可能在那些地方發展太多的產業,因為就算是有了產業,最后倒也依舊是不掙錢的。
賈環之前就覺得商稅改革不會那么簡簡單單地就能完成,沒想到問題這么快就已經顯現了出來。
其實古代經濟改革失敗的案例占比往往要比成功的案例多得多,失敗的占比有70%,而成功的占比則只有30%。
古代的經濟變革失敗的案例有許多,例如王莽改制的失敗,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張居正改革雖然成功了,但死后又被推翻。
從這些案例中,賈環也覺得自己這邊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而且有些改革也不是說改就改的,那是要付出代價的,小到個人,大到一個王朝,比如新朝的滅亡就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對于如今這一番改革的狀態,賈環也得對政策進行再度調整才好。
最好是依托各個經濟好的地區,例如蘇州、杭州、江寧、松江,揚州等經濟發達的地方為依托,讓這些地區的發展來帶動周邊的地區。
賈環想著全區域開放的態勢自是不大行得通的,畢竟這些阻礙實在太大了。
倒是枉費了他那么多精力,制定了那么好的政策,如今也跟著名存實亡一般。
不過如今再想著全局變革也是起不到太大效果的,只能拿重點的地區來做完整的變革,這般才能牽動地方發展。
賈環這般想著,也重新對著江南地方經濟進行了劃分,他也針對著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策略,想著因地制宜地實施改革。
若是能將重點地區進行改革好,那江南地區的整體經濟也會變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