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三光政策
"必須在他們離開前摧毀它。"朱秀蘭檢查裝置原型后說道:"但需要直接接觸晶體."
這意味著自殺式任務。
劉鐵柱剛要反對,實驗室突然警報大作.
地面部隊遭遇伏擊的消息傳來,大部分守衛沖出去支援。
機不可失。
兩人從通風管跳下,朱秀蘭直奔晶體平臺,劉鐵柱則解決剩余守衛。
當朱秀蘭將裝置插入晶體時,整個實驗室瞬間亮如白晝,警報聲刺破耳膜。
"快走!"她大喊,"連鎖反應要開始了。"
兩人拼命跑向出口,身后藍光越來越強。
就在他們沖出礦洞的瞬間,大地劇烈震動。
礦脈開始自封閉,沖擊波將兩人掀飛,重重摔在泥水中。
遠處,日軍特種部隊正狼狽撤退。
藍色光柱從多個礦洞口沖天而起,在夜空中形成詭異的極光效應。
朱秀蘭知道,父親的裝置起作用了,輻射礦脈正在永久鈍化。
一個月后,大雪全面融化,山區逐漸恢復平靜。
輻射讀數下降到安全水平,逃散的村民開始陸續返回。
劉鐵柱和朱秀蘭站在銅礦入口的山坡上,看著被永久封閉的礦洞。
"父親的研究,總算沒有白費。"朱秀蘭輕聲說。
劉鐵柱望向遠方新生的朝陽:"但戰爭還沒結束,日軍不會放棄尋找這種礦物。"
郭雪梅拄著拐杖走來,她已經基本康復。
"偵察兵報告,日軍在兩百公里外的青龍山又發現了類似礦脈。"
劉鐵柱點點頭,轉向身后集結的隊員們。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戰斗,現在的聯軍就剩百余人。
人數雖然不多,但經歷了數百場戰爭洗禮,他們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一支真正的抗日力量。
劉鐵柱說道:"大家休整三天,然后向青龍山進發。"
當夜,營地舉行了簡單的慶功會。
朱秀蘭將父親的所有研究資料整理成冊,交給劉鐵柱保管。
"這些知識太危險,但也許有一天能用來造福百姓。"
………
次日黎明,劉鐵柱被緊急情報驚醒。
日軍大部隊正向山區進發,這次帶來了地質勘探專家和重型鉆探設備。
"這幫狗娘養的,他們不死心啊。"劉鐵柱冷笑,隨即下令,"按計劃撤離,我們在青龍山等他們。"
隊伍浩浩蕩蕩出發,向著新的戰場前進。
朱秀蘭走在劉鐵柱身邊,手中是父親改進后的改革計數器,他們的戰斗遠未結束,但這一次,他們掌握了先機。
山路蜿蜒,如同他們崎嶇的命運。
但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險,這支從廢墟中重生的隊伍,已經準備好迎接任何挑戰。
因為他們明白,有些戰斗,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不讓黑暗吞噬這片摯愛的土地。
黎明前的青龍山籠罩在濃霧中,劉鐵柱趴在山脊上,望遠鏡里清晰地映出日軍勘探隊的活動。
三百米外的山谷里,三十多名日軍工兵正在架設鉆探設備,五名穿白大褂的技術人員,圍著地質圖指指點點。
"第三處勘探點,"劉鐵柱在自制地圖上畫了個紅圈,轉向身旁的朱秀蘭,"和銅礦的布局一模一樣。"
朱秀蘭調試著改造過的蓋革計數器,讀數指針輕微顫動:
"地下有類似輻射反應,但弱得多。"
她突然壓低聲音說道:"他們換方法了,這次是先勘探再開采。"
身后傳來窸窣聲,郭雪梅帶著偵察小組回來了。
她右腿的傷已經痊愈,但走路仍有些跛。
"北面峽谷藏著運輸隊,二十輛卡車,全是鉆探設備。"
話落同時,她攤開偷拍的圖紙:"最驚人的是這個。"
圖紙上畫著巨型鉆機的設計圖,標注著"深層礦物提取專用"。
劉鐵柱瞳孔一縮,這設備比銅礦用的先進兩代,鉆頭直徑足有三米。
"至少需要半個月組裝。"朱秀蘭快速計算,"但一旦運轉,三天就能打到礦脈核心。"
劉鐵柱收起圖紙,目光掃過隊員們的臉龐。
這支百人隊伍經過休整,已經編成三個戰斗小組,裝備也從雜牌槍,換成了清一色的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