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武舉首戰
捕門校場,有兩個足球場大小,外圍種著一圈柳樹,地面鋪著一層厚厚的細沙。
捕快們常年在此修煉,把沙地踩得十分堅硬。
在校場中間,搭建了十個臨時擂臺,每個擂臺都將近有一米多高,長寬皆在十米左右,比現代的拳擊擂臺要大上近一倍。
只因武林中人,招式大開大合,擂臺太小,容易施展不開。
擂臺四角,各有兩名捕快把守,負責防止意外狀況;擂臺上面,則站著一個裁判。
蕭麥進來之后,就在場上到處轉悠,熟悉校場環境,不出意外的話,這里便是他今后的修行之地。
順便,蕭麥也想找熟人聊聊天,例如薛義、徐少野和鳳修懷,但恰巧三個人都不在。
同期的舉子,又對他唯恐避之不及,一見面就遠遠地躲開。
六百多名舉子,排號排了一個多時辰,終于全部到齊。
緊接著,校場四周擂鼓聲起。
“快看,是捕門上峰!”
就跟體育場有主席臺,校場亦有觀景臺。
當然,說是觀景臺,實則就是校場周圍,屋頂上面的連廊。
五位指揮,五位副指揮,在擂鼓聲踏上連廊,列席而坐,觀賞今日的比賽。
他們分別是,柔兆隊指揮云和雅,強圉隊指揮高勝寒,著庸隊指揮宗星陽,上章隊指揮陸朝暮,玄黓隊指揮鐘離明。
另外因故沒來的五位指揮,則由他們的副手代理出席。
十大指揮,各個名震江湖,是有志加入捕門的少年郎們,共同的偶像。
見到偶像,眾人不約而同地開始歡呼,向著連廊上的貴人瘋狂招手,期待著他們能多看自己一眼。
蕭麥則逆潮流而動,在校場上遛彎兒、找人。
可五大指揮的目光,就如同翱翔于天上的鷹隼一般,一眼就瞅見了自己最中意的獵物。
這只獵物,還不約而同地是一個人。
柔兆隊的云和雅率先開口:“今日的武舉考試,算是這些年來,最特別的一場。”
云和雅,人如其名,是個儒雅隨和的貴公子,掌中不離折扇,說話溫文爾雅:“意義特別,人也特別。”
與一臉開明陽光的云和雅相比,上章隊的陸朝暮則陰郁很多,他瘸了兩條腿,江湖人背后稱其“陸瘸子”。當然,誰要是敢當面這么喊,那估計只有死路一條。
“沒有什么特別的,只有蕭麥比較特別——太乙劍仙李疏狂弟子,好大的名頭。”
今年的舉子當中,幾乎全部出自武林名門,還沒有哪一門,名頭能蓋過劍仙李疏狂。
更沒有哪位舉子,親手扳倒過當朝太子。
高勝寒坐在五人中間,聲音陰毒地說道:“劍仙又如何?頂多能在江湖上說兩句話,來了官場,照樣卑如微塵。”
鐘離明知道,自己這些天,因為大出風頭,遭高勝寒嫉恨,所以干脆緘默不言。
宗星陽則沒那么忌諱,說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先前那些門道,可以稍微收斂一些。事先說好,我準備招募十五個人入隊。小明,你呢?”
鐘離明言簡意賅:“玄黓隊的情況眾所周知,我也要十五個。”
高勝寒出言譏諷:“呵,一開口就要三十個人。二十里挑一,捕門的考核標準,何時有過如此寬松?”
陸朝暮問:“那高指揮以為,應該錄取多少人?”
高勝寒道:“最多三十個,考不過的,讓他們明年再來。”
四名指揮,聞言多少有些色變。
三十個人,十支隊伍,每隊最多分到三個名額。
先不說夠不夠,過去一年來,犧牲、病退、開除掉的錦衣捕手,就不下三十個人。
但高勝寒身份特殊,眾人也沒再與他爭辯。
云和雅還是一貫的云淡風輕,語氣平和:“說這些為時尚早,先看看這一屆新人的成色如何。”
“開始吧。”
云和雅一抬手,鼓手立即變換旋律,場下裁判收到信號,宣布開始比賽。
離蕭麥最近的擂臺,裁判沖眾人喊道:“沒什么好說的,想吃捕門這碗飯,就必須能打!日落之前,連續贏下三場,或者累積贏下五場,就可以晉級,反之,累積輸掉三場,直接淘汰!”
“哦,原來是積分制。”
蕭麥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武舉怎么考,還以為實行的是淘汰制。
畢竟,林淵曾說過,他連續四次,在比賽時遇到關系戶,才輸掉了拜入捕門的機會。
“要么,是今年由淘汰制改成了積分制;要么,就是林淵對捕門有怨氣,夸大其詞,只強調對上關系戶的敗仗,隱去了公平較量時的輸陣。”
積分制,無疑比淘汰制更加合理,可以避免種子選手,在前期就互相淘汰,失去晉級名額。
接下來,蕭麥又聽見裁判繼續說道:“記住,雖然經過了詭門,簽了生死狀,但捕門不想要你們的命,切磋時要點到為止。為防止意外發生,本人有權直接出手,終止比賽,裁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