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漏油的液壓桿
的。
機務人員不是大哥,那是大爺!
得伺候好了!
李干給予了機務隊最真心的友誼和五糧液、下酒菜,以真心換真心,機務隊當然將他當成最好的兄弟了。
洪海濤擺了擺手,說,“卓技術員,李干同志是我們軍代處的軍代表,他自然是有這方面能力的。你們如果有異議,可以自行出檢測報告。”
楊偉寒著臉訓斥一句,“小卓,站那好好聽著,別打岔!”
媽的,你狗日的不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坐辦公室坐傻逼了,洪總軍代表級別比我還要一級,我都不敢說話,你居然敢指摘人家的天才試飛員。
把臉伸出去讓人家打耳光也不是這么干的!
卓不群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低著頭后退到人群后面,好一陣子,他慢慢抬起頭,透過人群的縫隙,眼鏡片后的眼睛盯著李干,閃過一絲陰鷙之色。
李干沒注意到卓不群暗藏敵意的目光,他半蹲在那里,左手扶著液壓桿,右手指著出問題的地方說,“連接處變形,套桿有裂紋,初步判斷,使用的生產原料有問題。”
一句話把問題總結出來,他放下液壓桿,摘下了白手套。
接著,廠方的人接手檢查。
李干慢慢走到洪海濤身邊,壓著聲音說,“我看了這個批次的生產序列號,是晨光廠生產的。”
洪海濤沒聽出來,他問,“其他五架飛機是不是同一個批次?”
“前五架是廠里的存貨。”李干說,“從第六架飛機開始,用的都是才是晨光廠提供的前后起落架。原材料的抗疲勞指數不符合要求,可以說是嚴重不符合。”
洪海濤微微點頭,“形成報告,取消晨光廠的供貨。”
李干沒反應。
洪海濤奇怪看過來,看到李干頗有深意的目光,他這才反應過來,舉步和李干走到偏僻處。
“怎么回事?”洪海濤說。
李干沉聲說,“晨光廠以前從來沒有向985廠提供過零部件,殲七出口項目開始生產后,這個廠子才加入供應的。洪總,晨光廠在東北。”
洪海濤一怔,他明白了。
略一思考,他問道,“確定是晨光廠提供的?”
李干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說,“我經常往車間跑,很多零部件生產廠家和具體批號,我都記在腦子里。”
他的太陽穴和身體素質一樣,飛得越多越強,簡直奇了怪了。李干甚至把殲-7E所有的供應商以及相關產品的型號、參數都背了下來,可謂是滾瓜爛熟。
為了做好軍代表這個角色,李干是下了苦功夫的。
洪海濤微微點頭,緩緩說,“舍近求遠從東北的工廠找供貨商,這就有問題了。”
一個飛機制造廠就是一個產業的核心支柱,盡管此時還沒有產業鏈的說法,但實際上是存在的。
圍繞著985廠,以天城市為中心,周邊五百公里范圍內,一定有能夠支撐起該廠的配套工廠。
當年的大三線建設不是瞎幾把建的,是根據產業布局,配套著來建的。
有鋼鐵廠,附近就必定有發電廠,有發電廠。
圍繞985廠的配套廠,方圓五百公里上百家。
根本不需要向幾千里之外的晨光廠訂貨。
這里面絕對有問題。
良久,洪海濤說,“正常形成報告,這件事情,我私下里和楊偉提一提,讓他們內部查一下。”
李干琢磨著說,“晨光廠是211廠的老配套廠了,我總覺得這個事情沒那么簡單。”
洪海濤微微皺眉,“你的意思是,這里面涉及兩個廠子的矛盾?”
李干說,“只是一種直覺。前些天我和以前的中隊長通電話,211廠的殲-8項目進展相當緩慢,三機部對武達民團隊很不滿。洪總,你忘了,上個月,空軍正式向最高統帥部遞交了研制新型先進三代機的報告。”
洪海濤寒著臉說,“為了爭奪三代機項目,使出這種下三濫的手段,草菅人命,會斷送殲七出口這個項目,還會影響我們國家的聲譽。我看,他們沒這個膽子。”
李干心道,武達民那幫人,他們敢將僅僅進行了100個小時地面測試的發動機,寫成已經裝機試飛上千小時的型號報上去,這幫人已經沒有了底線,什么做不出來?
但這些未卜先知的話,只能攔在肚子里。
不行!
這個事不能這么算了。
李干當即提出請求,他說,“洪總,有問題的零部件出現在殲七出口項目里,我們軍代處有責任追溯問題的根源。”
“前起落架出現嚴重質量問題,按照規定,接下來要對所有的零部件進行排查,排除隱患之前,生產肯定是要停下來的。”
“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把事情查清楚。”
看著李干決然的神色,洪海濤緩緩點頭,“我讓小茹和你一塊,以駐985廠軍代處的名義進行調查。需要時,我會出面。”
“謝謝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