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你消息倒是靈通
“那些平日里在各種場合里游刃有余的人,又怎會錯過這樣一個觀察和分析的良機?”
“他們不得不琢磨一下,這說明了什么?”
“這些人都是人精,能上位的人,都不簡單。”
“他們擅長察言觀色,更懂得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中尋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契機。”
“所以他們怎會坐視不理?”
“一旦風向轉變,他們自然會迅速調整自己的站位。”
“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對我冷漠疏離,仿佛一夜之間換了副面孔,開始以禮相待,紛紛前來探望我。”
“他們的言語間多了幾分恭敬和熱情,那態度轉變之快,簡直令人咋舌。”
江昭陽問了一個問題,“爸,這么多禮品,應當還附帶有禮金吧?”
“您打算如何處理這些禮品和禮金呢?”
“問得好!”江景彰回答道,“這些禮品什么的,主要是一些營養滋補品,我會統統交給教育局處理。”
“教育系統里的不少老教師們,他們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腦力勞動強度大,身體常常處于透支狀態。”
江景彰語重心長地解釋道,“讓他們適當補一補身體,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這對我們的教育事業來說,很重要。”
江昭陽點了點頭。
他對父親的安排頗為贊同。
但他心中還有一個疑問沒有解開,于是繼續追問道:“那現金部分呢?這些禮金您打算如何處理?”
“至于那些現金嘛,”江景彰微微一笑,語氣中透露出一種超脫與豁達,“我將它們捐贈給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化作部分少年學子的助學基金,幫助他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助力他們的夢想之舟揚帆起航。”
“爸,這些現金您為什么不交紀委呢?”江昭陽疑惑地看著江景彰,眼神中充滿了不解。
“兒子,交紀委當然可以,從原則上講,這樣做也沒有錯。”
“紀委的職責就是監督黨員干部的行為,確保我們黨的純潔性。”
說到這里,江景彰的話語微微一轉,眼神也變得柔和起來,“但你要明白,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充滿人情世故的社會。”
“很多時候,做事不能只看原則,還要考慮到人情味。”
“如果我把這些現金直接交給紀委處理,雖然問心無愧,但可能會給人留下不近人情、冷漠無情的印象。”
“畢竟沒有人愿意因為送禮金在紀委為自己掛一個號。”
“所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兼顧人情世故,更符合實際。”
“或者能讓人接受一些。”
“比如,我們可以將這些現金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困難家庭,或者捐贈給一些需要資金的公益項目。”
“這樣既能兼顧到人情世故,又能讓這些錢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不是嗎?”
“適當的變通處理,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只要我不拿,就問心無愧。”
江昭陽暗忖道,以后自己也會遇到這類復雜而微妙的情況,父親的處理方式無疑為他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范例。
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也要兼顧人情世故,用智慧去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這時,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打破了病房內的寧靜。
腳步聲在門口停住。
緊接著,門被輕輕地、幾乎是小心翼翼地推開。
一個年輕人閃身而入,手里穩穩地提著一籃色彩鮮艷的水果籃。
他的臉上掛著熟悉的笑容。
江昭陽抬頭一看,不由得一愣——這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高中時的同學于維新。
他們曾經是同窗好友,一起度過了三年的青春時光。
后來,于維新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在商務局當一名公務員。
而江昭陽到了鄉鎮工作后,于維新不知道通過什么關系進了縣委辦接替了江昭陽的工作。
以后,雖然偶爾在縣城里碰面,但也只是匆匆打個招呼,寒暄幾句便各自忙去了。
只是自己到了水庫以后,于維新就與自己斷了聯系。
當然采取這種行為不只他于維新一人。
然而,就在江昭陽以為兩人從此將形同陌路時。
昨天晚上,于維新卻突然給他打來了電話,語氣親熱得仿佛兩人從未有過隔閡。
更讓江昭陽意想不到的是,今天于維新竟然親自來到了醫院,探視他因病住院的父親。
看著站在眼前,手里提著果籃的于維新,江昭陽不禁有些驚訝:“你怎么知道我爸住院了?”
于維新笑了笑,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神情。
“昭陽啊,咱們畢竟曾經是同學,每當我回想起我們一同走過的日子,那份同窗情誼便如同陳年佳釀,愈發醇厚。”
“你家的事我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