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意念之說
周遲伸出手,尚未靠近到那冊玄意經(jīng),便已經(jīng)感受到了一股極為熟悉的氣息。
他的體內(nèi),氣息流動開始加速,經(jīng)脈里的氣機不斷游走,諸般竅穴里,都好似歡呼起來。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有人見到了一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再次相見,自然高興。
這種感覺在周遲身體里不斷浮現(xiàn),不斷提醒著他,這是真實的感覺,而并非虛假。
不用翻開玄意經(jīng),周遲已經(jīng)有了把握,知道這就是祁山劍經(jīng)的另外一半。
他在窗邊坐下,緩緩翻開那本玄意經(jīng),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句隨意至極的言語。
“若非天才,苦學(xué)亦白學(xué)。”
言語尋常,但那簡短的一句話,宛如一柄利劍,一旦對視,就能感受到那無盡鋒芒。
周遲甚至恍惚之間,還能看到一道身影正在某處平靜看著自己,他的眸子里沒有刻意的譏諷。
但就是有一種好似天下劍修,在他面前,就是應(yīng)該低頭的感覺。
這本玄意經(jīng)并非什么謄抄過的冊子,而是原冊,因此這句話,就是當(dāng)初寫就這玄意經(jīng)的那位留下的。
也就是說,周遲感覺到的,或許是那位殘留的“意”。
修士到了歸真境,便可在世上留下一道“意”。
憑借境界和道力高低,一道意留世時間長短不一,不過這一道意,跟常人區(qū)別很大,其實有些類似于尋常百姓所說的鬼魂。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道意就會越發(fā)的虛弱,甚至無法有肉眼可見的狀態(tài),或是殘留一道聲音,甚至有時候,連這道聲音都不曾有,就只有些本能意志。
分離出這道意的修士自身,也會消耗極大,所以不到必要,絕不輕易留下一道意。
除去“意”之外,云霧境的大修士還能夠分出“念”。
所謂念,更為通俗的說法,就是化身。
這道化身和尋常人無區(qū)別,可以修行,修行到了最后若是境界比本主更為強大,甚至有可能占據(jù)本主道果,取而代之。
至于這道念,只有同樣的云霧境或是更高境界的修士,才能察覺。
而念和意不同,不用等著前一道意消亡,再分離第二道意,念是可以同時分離數(shù)道。
各自行事,不受牽制。
這還只是云霧境而已,而那幾位青天境能同時分離多少道念,常人并不知曉。
畢竟這個世上,滿打滿算,不過五位青天而已。
……
……
而此刻的周遲看著那句話,似乎明白了為什么玄意峰這些年來,弟子想要進入天門境都那么難了。
這上面明明白白寫得清楚,天資不夠者,學(xué)了也白學(xué)。
換句話說,這位當(dāng)年撰寫玄意經(jīng)的劍修,自己就是個絕世天才,根本沒考慮過那些天賦不夠的劍修,到底能不能學(xué)。
這道門檻,也就阻擋了無數(shù)人。
只是后來人,尤其是劍修,哪個不是心高氣傲之輩,誰會承認(rèn)自己的天賦不夠?
所以估摸著,能夠看到這冊玄意經(jīng)的劍修,個個雄心萬丈開始修行,但最后真能有所成就的,不多。
到了這些年,玄意峰的弟子們更是無法修至天門境,就是這個緣由?
周遲想到這里,還是皺了皺眉。
重云山是慶州府第一宗門,在東洲算是大宗了,門內(nèi)弟子,有天賦者也不在少數(shù),難道修行這玄意經(jīng),都舉步維艱嗎?
還是說,這玄意經(jīng)對天賦的要求當(dāng)真那么高?
那為何另外半部祁山劍經(jīng),就要容易許多?
要知道,祁山滿山劍修,都修行的是這祁山劍經(jīng),越過天門境的劍修,比比皆是。
此刻周遲腦子里雖然有許多疑問,但大概知道,答案或許就藏在這冊玄意經(jīng)里。
……
……
“眾所周知,劍是直的,要練劍,劍心便要正……”
“劍氣如同江河,只是江河有河床,劍氣的河床便是經(jīng)脈。”
“玉府不過養(yǎng)劍之處。”
翻開玄意經(jīng),周遲心神沉浸進去,除去實打?qū)嵒逎男扌兄ㄖ猓@里還時不時會有那位寫下玄意經(jīng)的劍修的一些看似隨意的言語。
他就像是一個眼高于頂,又的確天才的劍修,某天心血來潮要寫一本劍修之法,但又不愿意什么都掰碎了去講,于是便洋洋灑灑寫了一堆大概在他自己眼里,已經(jīng)足夠通俗易懂的東西。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甚至還時不時加入一些自己突然想說的話,這樣一來,就越是讓這冊玄意經(jīng)越發(fā)的晦澀。
后面看到這本玄意經(jīng)的劍修,除去要仔細(xì)揣摩那劍修之法之外,還要去深思那些看似輕佻隨意的言論,其實極為容易將人引入一條錯誤的路上。
就連周遲,翻書的速度,也越發(fā)的慢了起來。
這本薄薄的冊子,本沒有多少文字,但周遲已經(jīng)開始滿頭大汗。
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