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穿越大軍商議建校
和質量。
蘇云海和沈月華一組,負責活字印刷術。
難在需要組織會刻字的匠人,將字雕刻大小不同的好幾個字號和字體,最難的地方在于雕刻字體,也是很費時費力的一個項目。
沈姝璃擁有空間,主要負責配合各組調度人手,哪里需要幫忙就搬去哪里。
分完組,沈姝璃從空間取出幾本相關書籍給各組分發下去。
書里面都有這些東西的詳細制作步驟,只要按照步驟來,至少不會走彎路出錯,能節省不少時間。
沈姝璃原本打算趁著暴雪時期,繞著這個星球走一趟,將各地的稀缺資源都收進來。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
只能等將眼下最要緊的事處理好再外出。
一號種植基地大部分人都在各個廠里有工作,沒有工作的也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基本上已經抽調不出人手了。
但造船廠那邊的二號基地,和鹽廠那邊的三號基地,以及軍營的人手可不少。
五個小組直接乘坐直升機空降到這三個地方,各自挑選人手。
人多力量大。
第一天,五個小組就將人手給找齊了。
幾乎每個組都有好幾千人。
蘇云海和沈月華組的活字印刷術任務,需要用到窯爐燒制,且需要專業匠人雕刻字體。
窯爐只有一號基地有,工作重點便只能放在一號基地。
沈姝璃將島上所有會雕刻刻字的匠人都集合起來,調度到種植基地這邊暫住。
其他四個組則都在其他基地,就地請基地人干活,省的干活的人來回跑。
沈姝璃將各組所需的材料在空間里全部準備好給他們分下去。
第二天,五個小組便將各自項目的制作流程給制定了出來。
第三日。
開始準備各項準備工作,將所需的各種工具道具全都準備齊全,且開始嘗試制作。
大家為了求穩和掌握經驗,基本都是按照書籍中的步驟謹慎制作的。
隨著時間流逝。
半個月過去。
五個項目已經進入了正軌。
各項目人手也越來越熟練,效率也越來越高。
小主,
但有些東西是無法著急的。
比如墨錠。
材料是需要沉淀靜置許久,甚至需要一年半載時間,才能保證質量的。
而紙的制作是最快的。
蘇云山設計了一套半自動化的能節省人力的機器。
且一次性就能制作出10米×2米的巨大紙張來。
但做成的紙需要貼在室內的火炕上用低溫慢慢晾干水分。
這個紙張的規格是按照軍營宿舍中一面最大的火炕尺寸設計的。
基本上前面一張紙做好,晾曬的那張紙基本上八成干了。
把半干的紙拿掉后放在其他地方繼續晾干水分,騰開地方后繼續晾曬剛出水的。
為了增加效率,這樣的半自動化機器一共制作了十臺。
其他項目組就沒有辦法用機器減輕負擔了,需要人工親力親為。
沈姝璃擔心進度,沒少給各組幫忙。
例如造紙項目。
樹皮竹子等材料的處理加工,沈姝璃能直接在空間里用意念幫忙加工。
硯臺的泥胚、毛筆的筆桿、活字印刷術的泥胚、墨的揉打的泥胚等,沈姝璃都會在空間里幫忙做。
用精神力幫忙,一次性就可以控制制作幾噸的量。
為了方便給各組幫忙,沈姝璃還在牧場上蓋了不少玻璃房,里面弄了不少工作臺。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五個項目便已經進入了正軌。
所有干活的人都已經熟悉了工作流程,配合起來更加默契高效了。
還有一個月暴雪天災就要結束了。
沈姝璃必須要出遠門了。
蘇云海夫妻倆不想讓女兒一個人出遠門,讓她至少帶上一兩個人出去。
蕭聿瑄和沐婉珺得研究硬筆的制作,此刻正忙的焦頭爛額,根本抽不開身。
謝承淵和蕭衍兩人負責制作墨,而蕭衍是組長,這個任務的難度不大,干活的人只需要按照步驟細心做就好,難在需要時間沉淀。
謝承淵完全可以抽開身陪沈姝璃走一趟。
蕭衍完全沒有意見,他一個人就可以看顧。
謝承淵整日和墨打交道,身上難免被沾到黑色污漬,得回家好好清洗一番,換上干凈的衣服,順便和家人交代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