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與聯盟國的第一筆交易
要說南北戰爭的根本原因,就是北方想賣工業品,提高關稅來保護本土工業;
而南方卻希望低關稅,向外賣以棉花為主的農業品。
由此可以得知;
英法這種工業國家,是希望和南方合作的,低關稅從南方購買棉花,然后到歐洲加工后,再返銷回來;
形成一個完美的產業鏈。
所以一開始,英、法是支持南方打贏戰爭的。
由此;
英國在加拿大邊境,布置了一些兵力,想趁火打劫,拿回一些本屬于英國的北美土地。
只是,出現了東華國這個意外。
英國將加拿大的兵力,調集起來,準備和東華國開戰。
而因為東華國明顯的支持南方,就開始和北方合眾國開始勾搭。
合眾國北方邊界壓力大減,很多兵力都可以匯聚起來,投入南方戰場。
目前;
南方和北方的兵力比例為,六十萬對三十萬,幾乎是南方的一倍。
加之北方的海軍封鎖海岸,以及密西西比河幾乎快被打穿。
南方可以說是形勢急轉直下。
戴維斯思考到這里,無奈的說道:“外交部和他們商議吧!”
“若是我聯盟國換上東華國那種武器,以目前三十萬軍隊,想來戰勝北方已無礙?!?br />
南方軍隊的素質,本來就高于南方,以現在只有對方一半兵力,也能維持局面的結果,可以看出。
“該死的林肯,我們各州當初自由加入聯邦,也能自由退出,我們根本沒有違憲?!?br />
美國的憲法,根本沒有明文規定,退出聯邦是否違背憲法。
發生戰爭的導火索,主要還是一些要塞是北方聯邦政府的財產,南方襲擊了這些北方的要塞;
當然不過是個由頭罷了。
——
美利堅聯盟國,外交部;
其外交部長赫德森,正和東華國派過來的外交使者鄧肯斯溝通。
“歡迎貴使能支持我聯盟國!”
鄧肯斯,一個似中非洋的名字。
他其實是一個白人,因為東華國外交部長馬里奧是白人,他的外交部也招募了相當多一批白人。
而東華國前面發生的一些事情,讓現有的白人們,也開始主動融入到中華文化大大家庭之中。
而改漢語名,就是第一步。
鄧肯斯直接將音譯過來的第一個字,作為他們家族以后的姓氏,鄧。
“赫德森部長,我們一直是良好的貿易伙伴,貴國的棉花,可是我國的必需品。”
雙方客氣一陣之后。
赫德森直接出言詢問道:“貴國可以提供多少步槍、火炮,甚至聽聞你們新研發的機槍?”
經過戴維斯總統的話,如果目前聯盟國的所有軍隊都更換武器的話,需求量不是一個小數。
聯盟國目前買的武器,都是從英國那里來的,都是前裝線膛槍;
北方也是采購了大量同類型武器。
英國在這中間,可謂是賺老鼻子錢了。
鄧肯斯微微一笑,非常自豪的說道:“你們要多少,就有多少!”
他現在對東華國,也是非常有認同感了。
有一個強大的祖國,誰能不開心,不自豪呢。
“那不止貴國的出售價格?”赫德森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目前戰爭打了兩年,整個國家的財政可謂是一塌糊涂。
“與普魯士、奧地利購買的價格相同,我們是朋友,不會趁火打劫。”
鄧肯斯出發的時候,外交部已經多次交代,此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
最重要的是,把武器提供到南方聯盟國的手中。
以普魯士等國的采購價,已經算是賺了幾倍的利潤,再購買白菜價的棉花,兩頭賺。
“好!”
赫德森沒想到如此先進的武器,幾乎和他們向英國人采購的前裝槍一個價了。
“我們需要三十萬大軍的武器,火力配置,全都仿照貴國陸軍!”
他也是土豪了一把,要戰勝北方,就得下血本。
鄧肯斯心算能力超強,很快就算出一個價格:
“沒問題,給你們優惠價格,七千萬美元,送貨上門!”
東華國一個士兵,配備長槍加兩把手槍;
加上配套彈藥和其他附屬裝備,一個士兵算200美元;
一個師一萬軍隊中,配備火炮百門左右,這又是數十萬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