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長安城的格局,世界中心
兩人在電車的第二層,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哇,那是秦漢風格建筑,質樸剛健、莊重宏偉……”
“那是唐宋風格,氣派瑰麗、造型渾厚、恢闊舒展……”
“那是明代風格,生動活潑、裝飾繁復、色彩鮮艷……”
李春時不時指著一棟設計獨特的大樓驚呼,一路上都沒有消停過。
大夏帝國帝都的建筑;
大多數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建筑元素,結合新時代的建筑材料、施工技術;
融合一些西方的設計手法;
呈現出如今美輪美奐,而又不失華夏文化特色的現代城市。
李秀文倒是沒覺得煩,默默傾聽著各種介紹,大受裨益:
“李兄,沒想到你如此精通歷史建筑!”
“哈哈,略懂略懂。”李春謙虛一下后解釋道:
“別忘了,我大學是學土木工程專業,中國建筑史是其中一門必修課。”
作為高材生,他覺得這是基操。
“我現在有些后悔沒上大學了!”
李秀文此刻方才覺得,當初沒有努力學習體驗大學生活,將是畢生遺憾。
“無妨無妨,你的社會閱歷可比我豐富太多,這一路要不是你,我不知道要出多少糗事。”
李春看似在安慰,但翹起的嘴角能顯示出,他心中的自豪之意。
很快;
電車進入到東西向的城市中軸;
這是由兩條非常寬闊的道路夾著綠化帶、公園組成的城市景觀帶。
名叫炎黃橫軸。
同樣;
長安城還有一條相同設計的南北向城市景觀帶。
名叫華夏縱軸。
兩條軸線的相交之處,就是皇城廣場,乃整個帝都的中心。
大夏帝國藍田研究院里的地理研究部門,把這兩條軸線看的相當重;
甚至;
準備以炎黃橫軸劃分南北半球;
以華夏縱軸為本初子午線,劃分東西半球。
重編世界地理典籍。
“秀文,這座城市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還為未來發展留足了空間。”
李春作為這方面的學生,比普通人更懂其中的原理,發出感慨:
“我們大學里城市規劃專業,都是以帝都為教學案例!”
“聽說,皇帝陛下在藍田城的建設實踐后,完善各種制度,布告天下,以為永例。”
“李兄,你還懂城市規劃?”
李秀文一邊聽著,眼睛一直看著窗外,聽到這里愕然轉過頭;
“哈哈,有旁聽過課程,基操基操!”
“……”
他感覺自己有被冒犯到;
一個學霸在學渣面前無意的展現,雖不是炫耀,卻有些打擊人。
李秀文指著中軸線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高達數十米的人形雕像。
“李春兄,那些雕像是?”
“那些都是華夏歷史名人雕像,東西向中軸線為先秦文臣,南北中軸線為先秦武將。”
“最中心的廣場上,乃是炎黃二祖。”
李春對此非常了解,像是東道主一樣的給介紹:
“南北、東西還有次一級景觀帶,按歷史朝代命名,如始皇大道、雄漢大道、盛唐大道等等。
每一條大道,都有相應朝代的文臣武將雕塑。”
當然;
滿清除外。
電車在軸線上的速度飛快,每到一站,車上都有售票員的報站語音。
“炎黃廣場要到了,下車的乘客請做好準備。”
兩人正看到遠處那巨大廣場中央的兩座高大雕像,就聽到了售票員的聲音。
“秀文,走,我們到站先去看看這個世界的中心。”
李春如此說;
就是因為如果正以橫縱兩軸劃分東西南北半球的話,那這個廣場還真是世界的中心。
炎黃二帝的宏偉雕像;
如泰山般矗立其上!
鎮壓炎黃子孫的氣運,指導華夏子民的未來!
兩人很快來到炎黃雕像下面;
整座雕像的底座是一體的,其上則分為二帝的上半身像,頭戴冠冕。
“秀文,聽說這些雕像全都是利用花崗巖壘砌而成,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