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因禍得福 重生歸來
過魂飛魄散不入輪回,從此不在三界、五行不附也就是了。那這件事情就能迅速了結。
可地府要遵循天庭定下的規矩,自己只是第五殿閻羅,受到諸多約束。此事處理不好,雖免不了會受到責罰,卻也還不至于讓自己行差踏錯,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就在這氣氛凝重、僵持不下之時。由大殿正門走進一道龐大身影,朝著閻羅微微稽首。
閻羅王起身躬身算是回禮。
見此一幕,楊過不由扭頭打量起那道影。只見得他貌似龍又非龍、似虎又非虎、似獅卻非獅、似麒麟又非麒麟、似犬非犬;長得虎頭、額生獨角、頭頂犬耳、又是龍身、身后長有獅尾、身下卻是麒麟足。
原來是那“九不象”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到了。
“此事個中詳情菩薩已經知曉,特命我前來了結這樁因果。”諦聽看著楊過,并未開口,卻有聲音從腹中傳來,聲音不大,在場諸鬼卻如聞聽那洪鐘大呂。
“菩薩知你心有不忿,怨曲難平。畢竟此事的確是地府做得差了,讓你平白受了這無妄之災。”
“是以,菩薩愿以一紀元之愿力送你輪回,重回到你少年時代,助你重活一世。”諦聽繼續陳述著菩薩的旨意。
“且你無需飲下孟婆湯,你輪回后,可重開人生。你前世種種,皆可重新開始。”
“菩薩之意是想就此了結此段因果,你可否答應?”
重活一世對于楊過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心中知曉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意味著可以重新書寫自己的命運,避開曾經遭受的苦難。
聞言,閻羅王、崔判官、黑白無常、在場諸鬼差皆面露震驚之色。
楊過或許不知一紀元愿力的分量,做鬼的卻是心里門清,知道是菩薩經過一紀元的修行、積累無數功德凝聚而成的。
地藏王菩薩曾有誓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是以地藏王菩薩修的便是大愿力。
而一紀年就是一萬年,諸鬼震驚的原因,就在于菩薩竟以萬年功德愿力來跟楊過了結此事。
卻說楊過聞言心中亦是浪潮滾滾,不飲孟婆湯,就意味著重生之后會帶著這輩子的記憶,那他就可以改變許多事情。
再活一世的話,那自己的人生起點,豈不是出生就將邁入巔峰?
這輩子學了那么多武功秘籍,還有這幾十年來的修煉心得也會跟隨自己重生。
到時不需幾年就能夠浪得起飛。
龍兒我要,一生摯愛怎可放棄。
雕兄我要,神雕大俠豈能無雕。
獨孤前輩的傳承我要,
蛤蟆功我要,
九陰真經我要,
.........
我統統都要,
都是我的.....
......
心中如是想著,臉上卻并未露出異色。只默默盤算著,既然有這樣難得的機遇,那能不能再撈點好處呢?雖說此刻自己祖上積德鬼魂冒煙,但在這地府中,終究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但細細想來只要自己提出的要求不是太過分,憑借菩薩想要了結因果的想法,想要達成應該問題不大想。
可楊過卻是不知諦聽有洞察人心的本事。
只聽得諦聽沉悶的聲音再度響起:“你無需再作他想,你的記憶,涵蓋你的人生閱歷,你所學的種種,你的心得體會,皆會留存。你重生之起點,將時間定于你的年少之時。”
“菩薩以大愿力相許,本意就是為了結此事。”
“其他無謂之事不需多想。你可明白?”
楊過心中暗道,它怎能知我心中所想?
“我能洞察人心,當然能知你心中所想。”
“好了,你若無其他事情,便隨我前往輪轉殿見菩薩,輪回往生去吧!”
好吧,天大地大,此刻菩薩最大。
“如此,楊某就謝過菩薩慈悲。”楊過深知事不可為見好就收的道理,恭敬答道。
聽聞楊過松口,閻羅王、崔判官兩人頓覺鬼生輕松,吐出一口悶氣。
諦聽轉身一卷,那龐大而神秘的身軀仿佛如一陣微風拂過,消失在原地。
至于地府怎么處理犯錯的鬼差,那就與此無關了。
注:
各位看官老爺:
本文只是借用的原著小說中的人物、部分劇情線,故事后期并不雷同。
與改編后的電視劇更不相同。諸位看官老爺,在閱讀時,請勿用電視劇的劇情來對號入座。
本文單女主,不是爽文,不喜勿噴。
前期發育會有章節做鋪墊,節奏會有些緩慢。
兄弟我第一次寫文,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看官老爺不吝賜教。
處女作也許會讓人覺得爛,但再爛也不會爛尾。
喜歡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請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