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國子討說法 文道待振興
Chapter 427: The national son asks for an explanation, and the way of literature awaits revitalization.
“這話到底因何而起?”三皇子武承渙一聽,臉上的怒意霎時毫無遮掩地全然展露。
這顯然就是赤裸裸的污蔑啊!
并且必是某些居心叵測、別有居心的人在背后偷偷操縱和推波助瀾所致。
那名國子生上前一大步,激憤無比地大聲說道:“三殿下,還用得著誰去講嗎?您到這京城的街道上,隨意找個人詢問一下,便可清楚知曉事態的嚴峻性……百姓們的心理,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我等今日前來,就是堅決索要一個說法。哪怕最后鬧到御前對峙,我等也絕對不會有絲毫懼怕!”
此語一出,猶如投石入水,頓時激起千波萬浪,眾生無不情緒激昂,議論聲更如潮水般涌來,一發不可收拾。
“沒錯,我等哪怕拼得御前對峙,也要拼死討個公道!”
“這般作為,著實有辱‘麒麟之趾’這一無上稱謂!”
“豈能讓他肆意妄為,若不給個交代,決不罷休!”
“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定要讓他付出代價!”
......
眾生你一言他一語,聲浪愈發高亢,語氣愈發激烈,現場氛圍緊繃至極點,幾近炸裂。
舉目望去,凝視這群國子生,海寶兒毅然決然上前一步,挺胸昂首,緊接著揮動臂膀,止住這開水沸騰之勢,不禁輕聲一嘆,由氣而笑道:“諸位學子,你們想要什么樣的說法?我海寶兒就在這里,盡管問詢便是?!?br />
須臾之間,國子生們當即終止討論,看似是在思索海寶兒的提議,然而他們的眼眸中依舊閃爍著疑慮的光芒,亦浮現出些許怒氣未消的神態。海寶兒的話之所以令他們瞬間消停,恐怕并非是其言在理,極有可能是在醞釀著更大的刁難。
果不其然,還是起初的那個國子生,跨步走向海寶兒面前,神色泰然自若地說道:“學生吳郡生,斗膽詢問少傅大人,您是否當真懼怕那幫青羌的文儒?”
“是,會怎樣?不是,又會如何?”海寶兒一反常態,竟然說出一番令所有人都大為驚詫和大跌眼鏡的話語來。
吳郡生輕輕揮了揮衣袖,整理一下長衫繼而說道:“您身為當朝太子少傅,況且年歲尚在二十之下,理應將我武朝的榮耀視作首重,怎能表現出這般尚未開戰便已膽怯的姿態呢?!?br />
“與我有何干系?”海寶兒嘿嘿一笑:“你們方才也說了,我乃外蕃子民。我是否參與,似乎與你們并無直接關系!”
的確,“外蕃子民”一說,正是剛才他所提出的。
“你……你……”吳郡生似乎也未料到海寶兒會如此回答,他被懟得竟然語無倫次起來。“既然少傅大人這般強詞奪理,那學生便無法理解其中的行徑了?!?br />
“無法理解?”海寶兒氣沉丹田,運起內力,正言厲色說道:“你們身為國子生,不在國子學靜心讀書,竟然跑到‘四夷館’來聚眾鬧事,討要所謂的說法。此舉,不單讓旁人看了笑話,更是顯出你們膽小懦弱,著實愚蠢至極。況‘青云際會’將至,你們不好好籌謀比賽,還指望一個外蕃子民來替你們出頭,豈不是既丟了你們國子學的聲譽,又丟了作為國子生的顏面?!?br />
說得不錯。
唯有實力不濟之徒,才會在大事跟前流露出惶惶不安之態;
唯有膽小怕事之輩,才會在困境面前呈現出抱團聚暖之行。
海寶兒的聲音雖不洪亮,然而他說出的話語,卻分外清晰地在眾人耳畔轟然炸響,久久回蕩。
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海寶兒緊接著又說道:“我雖身為武朝臣工,但嚴格來講,亦算不得真正的武朝人士。所以,倘若諸位國子尚有一絲骨氣,就切不可在此處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牢騷不斷。若是你們真的認為自身實力不濟,我倒是認識幾位才子,我相信以他們的才華,定能代替你們為武朝增光添彩。話我已然言盡,諸位國子若是存有疑惑,盡可派遣代表與我們一同進宮,面謁圣上,以求明了真相。”
國子生們聞得此言,皆面面相覷,沉默不語,若有所思。
此時,三皇子武承渙見時機成熟,趕忙插話道:“諸位國子,海少傅所言不虛。你等皆為朝廷棟梁,應以朝廷利益為重。此次‘青武際會’,關乎武朝影響,望諸位能理性看待,積極籌備,勿因他人唆使而忘卻本分?!彼曇舫练€,飽含真切,國子們聞聽,又多了幾分思索。
國子生的本分,乃是潛心篤學,而非淪為某些別有異心之人手中的戈矛!
片刻過后,國子生們開始竊竊私語,或點頭認同,或依舊眉頭緊鎖。海寶兒與武承渙靜靜等待,神色坦然,滿含期待。
他們心中疑慮雖未盡消,但見三皇子殿下與海少傅言辭懇切,有理有據,便也不再多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其實在場的每個人心里都無比清楚,這個國家曾歷經長達五百年的王侯內亂,早已養成了重文輕武風氣,雖說獲得了一百多年的大一統和休養生息,然而文道相較于武道而言,依舊萎靡不振,全然未達到其他幾國的水準。
這便是青羌膽敢于復現“青武際會”的真正原因和出發點,也是國子生們在得知海寶兒無法代表武朝參賽時所產生的強烈不滿情緒。
終于,一名國子生挺身而出,說道:“罷了,我等可派遣代表與殿下一同入宮,然而此事至關重大,我們尚且需要共同商議后再做決定。”
其余人紛紛點頭應諾,最終仍舊推選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