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神箭再顯威
雙方簽訂生死協議后便各派出九人在校場中遙遙相對,王凡一方自然是那九個即將突破到三階的力士。
大房一方選出的九個代表個個氣勢不凡,而且這九人自打沖出隊伍之后嘴就沒閑著,各種污言穢語是撲面而來。
什么“看看嘿嘿,毛還沒長齊的幾個家伙還想學人家斗將”“見過斗將是什么樣的嗎?一會兒沖上來可別哭哦,哈哈,哈哈哈哈,”“放心吧小寶貝兒,我會很溫柔的對待你喲”……
這時王凡身邊的王三靠了過來:“公子,對面這九個人看做派應該是邊軍”
王凡一愣,為了對付自己居然還抽掉了邊軍?于是他對王三道:“你去告訴他們九個,今天不是比武切磋是要殺人!對方就是來殺人的所以要殺回去,如果連人都不敢殺,那么現在就可以離開了。”
王凡一指車棚:“把上面的那桿槍借給他們用”
王三點了點頭伸手在車棚上取下那桿黑色的長槍,跨上一匹馬向校場中心奔去。
來到九力士身邊傳達了王凡的指令,九個人拱手稱是,眼中也燃起了熊熊的戰(zhàn)火。
大力士對其他八個兄弟道:“他們既然是來殺公子的,那我們就把他們全都留下,以絕后患!”其他八個人齊齊稱是。
然后大力士指著最邊上的一個兄弟道:“十一,你先上!記住如果殺不了對方,那就回來,這是公子借給我們的槍。”
十一接過長槍抖了抖甚是興奮,拍馬舞槍沖向對方。
對面正在說笑,忽見王凡陣營中沖出一匹馬,立刻有一個人沖了出來舉著馬刀迎上十一,其他人一片唏噓謾罵,顯然被這個人搶了頭籌很是不滿。
兩個人很快沖到一起,十一舉槍剛要突刺,馬刀猛男張口預言,十一以為對方要通名報姓槍勢一緩,誰知對方趁機靠近一刀斬來。
無論馬戰(zhàn)還是步戰(zhàn),長短兵器都各有各有優(yōu)勢。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距離合適的情況下,長槍是占有優(yōu)勢的。因為你刀還沒有砍過來,槍已經刺到了,但剛才馬刀猛男使了個詐,騙得十一失去了先手。
十一心中雖然氣惱卻也并不慌亂,舉槍向外一崩,所用的正是霸王槍中的崩槍式。雖然槍法只練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幾個主要的槍勢已經練的比較純熟了,在突發(fā)情況下條件反射自然而然的使了出來。
只聽當的一聲,對方那柄巨大的馬刀便被崩了出去。
雙方都很意外,十一意外的是對方這一刀力量好大,震得他雙手發(fā)麻。
馬刀猛男意外的是這條槍桿如此堅硬,全力一刀居然沒有砍斷,堪稱上等的好槍啊!
他哪里知道這桿槍是王凡的父親專門請人為王凡打造的,期待他長大了用這桿槍為國征戰(zhàn),建功立業(yè)繼續(xù)王氏一門的輝煌。
從選材到制作那是精益求精,槍頭是百煉精鋼打造,不但穿刺銳利,劈砍也可斷金削玉。
槍桿是優(yōu)質鐵木制作,不僅在桐油中浸泡百日,還用精麻加金絲細細的纏了又纏。別說普通刀劍,就是寶刀寶劍也很難傷其分毫。
第一個回合雙方都有些意外,所以僅僅是一招便分開。但二人圈回馬來再次沖鋒時十一突然開口道:“等一下”!馬刀大漢一愣手中馬刀也是一緩,就在此時二馬已經接近,十一突然奮力一槍刺出,同時口中大喝一聲“殺”!
馬刀大漢頓時氣了個倒仰,這人報復心太重了,剛騙了你一次,現在你就要騙回來。
氣歸氣,出手一點都不含糊。一個側身躲到馬的另一側,同時揮刀去撩十一的手。
十一見沒刺中也不失望,收槍再刺。馬刀男只好奮力向外一擋,卻擋了個寂寞。因為十一已經再次抽槍再刺,兩人就在校場上你來我往的廝殺在一起。
當現場的所有人都被兩個人的戰(zhàn)斗吸引的時候,,王凡卻在仔細查看對方的陣營,自從發(fā)現第一個弓手后,他就沒有停止搜索。
他可知道這個年代一個弓手就相當于一個狙擊手,殺傷力那是巨大的。
到目前為止王凡已經成功的找到了五個弓手,不過就在剛剛他突然感覺不對,因為之前發(fā)現的五個弓手少了一個。
心里一驚王凡下意識的撲倒在座椅上,與此同時王凡馬車車廂右側30步外突然傳來一聲弓響,一支利箭穿過護衛(wèi)的縫隙射進了馬車之中。
射箭之人射完一箭之后也不留戀,轉身便跑向大房的隊伍,九個力士策馬追擊。
“快回來,護衛(wèi)公子!”王三一聲大喝,九個力士立立刻圈馬返回,個個緊張無比的看向馬車。
王凡年齡雖小卻已成為王家莊的頂梁柱,主心骨!一旦他有個三長兩短整個王家莊可能再無翻身之日。
最主要的,王凡乃是老總兵家的獨苗,在外面被欺負那是另一回事,要是在老家在王家莊出了事,那還讓人活不活?還有沒有臉活?這幾千口子保護不好一個娃……
“我沒事兒!”王凡的一句話在大家聽來如同天籟,頓時松了一口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可能還有其他弓手,大家找一找”眾人立刻應命,剛要轉身便聽到沸沸揚揚的聲音由李家莊方向傳來。
眾人尋聲望去,李家莊方向有兩三千人不斷的過河向王家莊校場趕來。王家莊老族長一看趕緊迎上前去,李家莊的族長哈哈大笑道;“老王頭兒,我聽說有人來欺負王家莊,我領人來給你助陣來了。”
李家莊族長身后的一些青壯也跟著紛紛響應。原來今天一大早,王家莊在教場集合人馬便驚動了李家莊,兩莊只隔著一條河那可真是雞犬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