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單田芳先生沒講的后續:白眉徐良樹敵無數,怎就能安然歸隱
漢子,最煩這種絮叨瑣碎的破事。但是今天,白眉大俠徐良一聽,眼睛也濕潤了。他能不難過嗎,自己老爹徐慶,大伯穿山鼠盧方,二伯掣地鼠韓彰,他們小五義幾個磕頭的把兄弟老大玉面專諸白云生,老二霹靂鬼韓天錦,老四粉子都盧珍,老五小俠艾虎,還有自己忘年交的大哥,海外野叟王猿等等眾人,都死在了戰場之上?,F在想來這些人如在眼前,好像昨天還和他們在一起把酒閑談。如今自己要和這一段過去徹底告別,無論是人是事,都和自己再無瓜葛,想到此處,真是百爪撓心,心如刀絞。
兩人哭了半晌,徐良先止住了悲聲,房書安,別哭了,再過一會,我們就該啟程了,包大人,蔣四叔,云瑞他們就在外面,你把眼淚擦擦。
干老,嗚嗚嗚,好,好吧。告別了這刀光劍影,我老房也要重新做人了。
說著他們走出房間,外面早有仆人差役打點好包裹行囊,蔣平和白云瑞,劉世杰等人正在旁邊等著呢。大家都有些沉重,相對無言。
房書安打破了沉默,我說四爺爺,老叔,各位,我和我干老就要走了,相處多年,真是舍不得啊,舍不得。
蔣平強顏一笑,用細細的嗓音說道,嘿嘿,大腦袋,你是個真性情的漢子,大伙兒都挺喜歡你,你如今也算修成正果了,從一個山賊混成了白眉大俠的跟班兒,也算揚名露臉了。我說,以往我們以同僚相處,以公制公,難免有得罪之處,書安吶,你就別記著了。以后山長水遠,也許都沒有見面之日了。說著嗓音有些哽咽。
房書安忙道:四爺爺,看您說的。我房書安是什么人,再說……
正說著呢,就見包大人身著便裝從內堂出來了,還帶著夫人董氏。在那個年代啊,女眷是不輕易拋頭露面的。今天包大人帶著夫人一起前來相送就,可見包大人和夫人對徐良他們也是感情至深。
徐良他們趕緊給包大人行禮,包大人說既非堂上,大家不必拘禮。大家邊走邊談,今天包大人也沒坐轎,只帶了幾個親隨相伴,后面幾個轎夫抬著空轎跟著。就這樣走出開封府,又一路走到北城門口。徐良把包大人勸住,大人,您萬乘之軀,不能再送了,趕緊回府吧,您老放心,以后我和書安一定常來看您。
就這樣,包大人依依不舍,坐入轎內,回轉開封府衙門。余者老少繼續出城相送,簡短截說,眾人出城又送了二十里,徐良停住腳步對大家說,各位,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我看就到此為止吧。歡迎大家以后來山西做客。太原府祁縣徐家莊,這地址我跟之前碰到過的每個賊人都報過。
大家不禁一樂。
蔣平說道,良子,回家好好照顧你娘,我有空一定去看望我那老嫂子。書安啊,別惹你干佬生氣,好吧,都,多多保重吧。
白云瑞也有些傷感,你看小達摩這人,平時不茍言笑,總是正言厲色,今天也有些動情,云瑞說道,三哥,謝謝您往日對小弟的教導,在您身上我學了很多東西,跟您真是,沒處夠啊。也不知道說些什么,一切盡在不言中了。三哥您保重,書安,你也保重。
義俠太保劉士杰等人也一一送上問候,眾人這才灑淚分別。
徐良和房書安他們前腳剛走,白云瑞就急不可待的遞上辭呈,也要走。就這樣不幾日,白云瑞也辭官回奔浙江金華府白家港,回家伺候老娘去了。
這倆人一去,開封府是棟梁不再,蔣平失魂落魄,將分水峨嵋刺溺入湖中,把頭發一挽,穿上道服,拿起拂塵,跟隨云中鶴魏真一起出家修道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那么之后呢?
想那白眉大俠徐良,一把金絲大環寶刀,一柄青龍寶劍,殺了無數山賊草寇。
細脖大頭鬼房書安,一尺二寸長的小片刀,更兼奇謀迭出,宰了多少劍客。
玉面小達摩白云瑞,手使金絲龍鱗閃電劈,平賊滅寇,結下多少梁子?
開封府包青天鐵面無私,鍘刀之下游魂無數,這些三親六故豈能善罷甘休?
當時的國際環境是,宋朝,遼國和大夏國(西夏)三足鼎立,外交摩擦不斷。尤其襄陽王趙爵避走西夏,與宋朝境內的江湖匪類勾結連環,圖謀顛覆大宋朝廷。這個襄陽王趙爵從某種程度上還擁有繼承大宋朝皇位的合法性,因此能量十分巨大。
大宋國內的情形也不樂觀,武圣人于和與金燈劍客夏遂良雖死,但是群賊之根本并未動搖,整個大宋朝各地賊匪數十萬之眾,尤其偏遠地區,逢山有盜,遇嶺藏賊。這于和一死,門下弟子徒孫更無約束。
有人說徐良他們攻打碧霞宮,不是把于和的勢力都一網打盡了嗎?這是因為不了解各門派的特點。比如說普渡是八十一門總門長,手下有四大弟子,這四大弟子又各有傳人,傳人又各有傳人,如此開枝散葉,分門別類,分布在江湖上的各個角落。
武圣人于和也是這樣。雖然骨干分子被殺被擒,但是東海小蓬萊三代經營,門人弟子不計其數。于和死后,這些人嘯聚山林,成為各方大小賊匪頭目。他們吸取了以往的教訓,認為各個山寨如果完全獨立存在,容易被官軍各個擊破。因此需要彼此聯合,經常聚集商討綠林道長久存續之策。
這其中便涌現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后起之秀,姓羅名霄,字子成。羅霄羅子成。聽過《龍虎風云會》的朋友們可能還記得這羅霄是武圣人于和的關門弟子,最后一個老徒弟。羅霄此人那叫一個聰明,論天資,比徐良高,論年齡,比徐良年輕。于和在這老徒弟身上傾注了不少心血。
因此,這羅霄一出世,便在三教評理大會上和白眉大俠徐良打了個平平。二人你來我往打了個難解難分。說到這里,您可要知道,這羅霄是剛出世,而徐良雖然年齡也不大,但已是久經戰場,臨敵經驗豐富。饒是如此,徐良一點便宜也沒撈到。
當初群雄攻打小蓬萊,火燒碧霞宮,恰好這羅霄有事外出,他從小被武圣人于和收在碧霞宮學藝,很少回家。這羅霄長大之后覺得自己已經學有所成,加上多年沒回家。因此向師父于和提出想回家探親。于和也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