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九屠現世
書接前文。
徐良一聽啊,頓時這心里頭跟開了兩扇門相似,趕忙閃目一瞧,就見不遠處的叢林之后,一前一后走出倆人,走在前面的正是給自個兒火流星那個年輕人,在那年輕人身后的,乃是一位老者,徐良攏目光仔細一看,咝,???原來那老者非是旁人,正是當初戲耍一氣仙孔亮的那位耍猴老人。
那位說,這倆人究竟是何來歷,因何膽敢單槍匹馬來救徐良他們呢?
原來啊,這兩位可并非等閑,他們都是出自同一個傳承千年的古老門戶,這個門戶傳承自夏商時期,乃是古中國一群特立獨行的前輩高人所創。門戶之中歷來不多不少只有九個人,這九人皆是通天文曉地理,懂兵書明戰策的不世出的奇才。因為門戶之中歷來只有九個人,同時門戶之中又以屠學,也叫兵學之道為主,故而這個門戶就叫九兵,或者叫九屠。
故老相傳,戰國白起,三國周瑜,大唐李靖等等高人,都是九屠門戶中人 。
這個門戶歷來獨立于朝廷之外,因此非但民間不知,就連朝廷也不知道。他們只在改朝換代之際,乾坤倒轉之時,才偶爾露面。
眼下,也正是到了大宋綠林面對異域番邦的入侵,可謂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于是九屠門人這才再次現身。
說起這九屠這個門戶,可謂是大有來歷,九屠,乃是華夏文明極少數傳承千年同時又極為隱秘的門戶之一。因為歷來門戶中人皆是天下大才,要說平日里隱遁山林,閉門不出那還好說,可一旦機緣湊巧,九屠門人出世,那便意味著天下大勢有變。因此這類人物對于朝廷來說,極為敏感。故而,為了自身的安全,長久以來,九屠門人對自個兒的門戶絕對是閉口不談,即或平日里行走江湖,也是一副閑云野鶴,江湖浪人的模樣。
而且,九屠門戶中人還嚴守一個規則,錯非迫不得已,否則對于無論是江湖恩怨,還是廟堂紛爭,是絕不插手。聽憑世人自便。
當初,臥佛昆侖僧因為一念之差,受到徒弟飛云道長郭長達的蠱惑,終于下了昆侖山前往東京蓮花觀,糊了巴圖就攪和進了震動天下的八王擂。
那么聽過前文書的,您各位應該還記得,在昆侖僧前往東京城的沿途之上,幾次三番被一位世外的高人所戲弄,起先這位高人是盜走了昆侖僧最為鐘愛的鐵拂塵,這意思很明確,擺明了是在暗中示警,誒警告昆侖僧,就此止步,還可保住晚節。奈何昆侖僧鬼迷了心竅,仍然繼續往前趕路,結果第二天晚上這事兒啊更離奇,這位高人直接盜走了昆侖僧掛在脖項上的護心佛。要說因為自個兒一時不慎,把鐵拂塵給弄丟了還情有可原,可現如今分明掛在自個脖項上的東西,也被人給偷了。
這是什么意思?換句話說,倘若這盜竊之人要想取自個的項上人頭,那豈非是易如反掌?昆侖僧也想到了這一層,這位藏身于暗處的高人也是以此來恫嚇昆侖僧,哼哼哼,怎么樣,你號稱三世比丘,昆侖派的鼻祖老當家,但是就你這點能耐,去了八王擂也只能是枉送人頭。
要昆侖僧能會怎么想,估計就不會落得后來身敗名裂。但是好死不死,老和尚搬著橛子拉屎,登上勁了,誒,非得出這口氣不行。
這就應了那句話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最后沒辦法,那位高人一看呢,昆侖僧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意孤行,心說罷了,事不過三,我最后再來一次,看看能否為昆侖一脈挽回這個敗局?而后這位高人夜入客棧,盜走了昆侖僧他們的盤纏路費。
這段書是神秘高人三盜昆侖僧。
但是可惜了的,最終也沒能把這位倔和尚給勸回頭。那么這位三盜昆侖僧的高人,正是九屠之一,因為九屠門人歷來隱遁不出,很少踏足江湖,故而也就沒什么名號,九屠之中,九位高手乃是以特殊代號稱呼。從頭一位到第九位,分別是三圣佛,一劍仙,如來帝,惡面官,童子員外不良商,三教掌柜,無垢匠,最后一位叫農皇。
說為什么叫這么個代號呢,其實這個代號,分別代表的是九種職業,佛,仙帝官員外商人當鋪工匠和農夫。同時呢,又是這九人在門戶之中的不同本領,以及在門戶中所起的作用。
您比方說一劍仙,甭問,這位是門戶之中一流的武學高手,不良商這位是負責財務后勤的,無垢匠這位是負責冶煉鍛造之術,等等等等吧。
那么推究這九屠起源,這就涉及到一些神話傳說,咱們姑妄一說,您也就權且一聽。
自古華夏大地講究個尋仙問道,各路能人異士懷著探究天地奧妙之決心,四處奔波游走,由此便衍生出了最早的四門學問,叫天地人神,天學地學人學神學?!蹲髠鳌防镞吿岬?,國之大事,在祭祀與戎。就是說一國最為緊要之事,就是祭祀,跟上天鬼神溝通,這邊是天學和神學。然后才是打仗。可想而知,鬼神奧妙之事,在古人來說,那是頭等要事。
自打三皇五帝以降,據說跟鬼神溝通,一直都有特殊方法,而且并非是什么特等機密,大家都習以為常。但是到了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二顓頊在位年間,這位動了歪心思,搞了個叫絕地天通。
這絕地天通的意思呢,表面看來是要斷絕人神之間的聯系,讓人脫離神權。實則是廟堂是壟斷了神權,此后顓頊將此人神溝通的奧秘,傳給了自己的孫子,即夏王朝名義上的開創者大禹。
大禹治水而后,鑄造日后的王權神器,也就是大禹九鼎。九鼎之上的刻著的就是華夏大地天地第一號的機密文件:山海圖。這份山海圖,也就是通往神仙所在之處,昆侖山,進而跟神仙溝通的地圖。
但是要注意,這個神話中仙人所居的昆侖山,并非咱們青藏高原上的那個山脈。根據《山海經》所述的昆侖仙山,那比整個地球還要大。
再說山海圖,無人能懂。后來周滅商,九鼎入周,周天子穆王,也就是周穆王根據山海圖所指,一路西行,碰到了西王母,并得到了熱情款待。西王母很遺憾的告訴周穆王,說是顓頊帝絕地天通,那意思是啊這是搞文化壟斷,這是人間第三次禮崩樂壞。這里的禮和樂并非后世孔夫子說是禮崩樂壞,后來臨別之際,西王母賦詩一首,說是元始無意畫世間,山川江湖顯自然; 人天一別路途遠,回眸已隔萬重山。
再到后來秦皇派出各路術士方士尋找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