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想吃大魚的王小敏
大舅一家都非常感興趣,全都圍到地籠前面,圍著三個地籠興致勃勃的用手摸著,觀察竹籠的構造。
現在大隊的大鍋飯也不像以前每天能吃飽吃好了。
他們基本都是在大隊吃了回來之后,自己家里再煮一點稀粥吃。
畢竟大隊那里那稀粥真的只是稀,并且還有越來越稀的趨勢。如果不在家里開小灶,白天干農活的人根本支撐不下去。
現在大家一邊上工,婦女兒童一邊挖野菜。一些野菜會送到大隊食堂里去,而更多的則是留下來家里自己吃。
天天都是野菜配糊糊,若是能夠如李有福說的去河里捕魚來改善生活,那自然是很好的啦。
大表哥王國武摸著捕魚籠子,夸獎道:“這籠子編得不錯啊,這是誰的手藝?”
李有福有自知之明,沒好意思說是自己編的。但是他也不能推到自己爺爺奶奶那里去,否則萬一以后穿幫了呢。
他打著哈哈說:“表哥,你管他是誰人編的,反正是我教人編的,你只管拿去用,只要能捕到魚就好了,其他的你管那么多干嘛?”
“你們還是趕快去挖蚯蚓,趕快弄三根繩子來把竹籠早點放到河里去才是正經。”
“而且放完竹籠回來,你們還可以自己照著這個竹籠的樣子,再編幾個竹籠出來。”
大舅王海升接過話:“還是有福說的對,你們聽見沒有?老大,你馬上拿上鋤頭去挖蚯蚓,老三,你也跟著你大哥去挖蚯蚓。老二,你去砍幾根構皮樹,把皮剝了弄成繩子。或者去砍幾根長葛藤回來做竹籠的繩子。”
“知道了,爹!”
三個表哥聽到自家老爸的吩咐后,馬上找鋤頭的找鋤頭,找柴刀的找柴刀,馬上就出發了。”
臨走,幾人還不忘回頭向李有福打招呼:“表弟,你在這里等著我們哈,我們很快就回來了!”
說完,三個人風風火火的就跑出去了。
李有福外公看著竹籠的進魚口點點頭,贊許的說道:“這竹籠設計得挺精巧的,應該能夠抓到魚。老大,你也去砍幾根竹子回來,開始編竹籠吧!”
“莫非你還非要等到今天晚上試過之后,明天早上真的抓到魚了你才開始編?”
剛才是大舅吩咐幾個小的,現在聽見老爹吩咐下來,大舅也去拿了一把柴刀說:“行,那我現在去砍幾根竹子回來編竹籠。”
“有福,你在家里休息吧,我去屋后砍幾棵竹子!”
說完大舅也向著后院走去,留下李有福陪他外公外婆說話拉家常。
沒過多久,大表哥和三表哥便急匆匆的從外面挖蚯蚓回來了。
現在的蚯蚓非常好挖,不比后世。一是臭水溝少了,二是各種農藥的使用,讓蚯蚓也變得少了很多。
三表哥居然提著一個小木桶去裝蚯蚓,這個桶裝蚯蚓的話,那可是太能裝了。
看來大表哥和三表哥配合還比較好,他們兩個人一個人挖,一個人專門抓蚯蚓到木桶里面。
看著木桶里面厚厚的一層泥土,看來他們不但蚯蚓挖的多,這泥土也抓得多啊!
大表哥將鋤頭拿去放到房間的角落里,然后出來看著李有福。
“表弟,現在該怎么搞?”
“你們把這三個地籠里面的竹簽子抽出來吧,然后用竹簽子把大蚯蚓串起來,串在竹簽的中間位置。然后把竹簽插到地籠里面,一個地籠里面插上三根竹簽最好。”
說完,李有福還拿了一根竹簽,然后在小木桶里面翻出一條大蚯蚓。
他抓住大蚯蚓的頭部,慢慢的將竹簽一點一點的順著大蚯蚓的身子穿過去。
然后竹簽又從大蚯蚓的尾巴部分穿出來,然后移動大蚯蚓在竹簽上的位置,將一條長長的大蚯蚓串在竹簽的正中間。
隨后他再將竹簽小的那一頭從大竹籠的一處縫隙插進去,直到又插到另外一頭。再用兩根手指頭向中間壓竹片。將上下兩片竹片移動靠攏,緊緊的夾住這根竹簽。
“表哥,你們可以用小一點的構皮或者繩子,將這根竹簽牢牢的綁在竹籠上面,千萬不能讓竹簽脫落。”
“這樣三根竹簽都穿上三條蚯蚓之后,插在竹籠的三個位置。”
“最后只要竹籠上拴上一根繩子,在竹籠里面放上幾塊石頭,讓它在水里能夠沉底。這樣就可以把竹籠拿到河邊去扔到河中魚群最容易聚集的地方。
“將竹籠在河里放上一個晚上,肯定就能夠捕到魚的。”
大表哥王國武和三表哥王國政聽了李有福的詳細解說和示范,馬上也一人拿了一根竹簽穿起蚯蚓來。
把竹簽都穿上蚯蚓之后,他們就按照李有福說的,將竹簽穿過竹籠的兩邊,然后再用手把竹簽的縫隙給他弄小一點,讓他緊緊的夾住這根竹簽。
這時候二表哥王國文也砍構樹皮回來了,他剝了好長的幾根樹皮回來,還砍了幾根長長的葛藤。
他來到竹籠前,對幾人說道:“我覺得用葛藤做繩子,再在葛藤的外面纏上一圈柔軟的構樹皮,這樣會更加結實牢固。”
“行,那趕緊搓成繩子,我們捆上去。”
大表哥說完撕了幾條小的構樹皮,用雙手搓成繩子,將幾根竹簽仔細的捆綁好。
畢竟這竹簽太細,如果讓竹簽脫落的話,地籠里面少上一條蚯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