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師傅
第327章 師傅
自己祖上積沒積德吳明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己肯定是積了德的。
他能得到那幾頁醫書,還不是因為在牢中時自己的一時好心?
至于燒掉的那些治人的內容,如今看來那都是天意,要是真得了一個官職,說不得回去還要好好犒勞自己家那個婆娘一番。
今日的吳明特意穿了一件嶄新的衣服,手里提著馮永讓人給他打造好的工具箱,正站在豬欄前等候。
聽到馮永問話,連忙躬身答道,“回馮郎君,除了死了兩只以外,剩下的小人都一一看過了,傷口長勢都挺好,沒有惡化。”
“那就好。”
馮永滿意地點點頭,連續閹了三十多只,就死了兩只,這技術已經很了得了。就算是在后世,也有失手的時候,所以不能強求太多。
看了看站在吳明身后的幾個半大小子,有漢有胡,年齡都在十三十四歲之間,都是從沒有入籍的人家挑出來的娃子。
“跟了吳師傅,就要好好學。這可是一門好手藝呢,吳師傅愿意教你們,那是你們的福分。用心學好了,將來是有大用處的。”
馮永看著只比自己小三四歲的小子們,口氣卻像個長者般語重心長,“這是你們最好的機會,真學好了,不但能讓家里人入籍,自己也能入學堂識字讀書一年,天底下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說話的人強行裝老成,聽話的人卻覺得理所當然。
半大小子聽了,臉上全是激動無比的神色,看向馮永的眼里充滿了崇拜。
沒辦法,就算是在后世,這個年紀也是最喜歡追星的年紀。
更何況馮土鱉身上的光環籠罩著整個紡織工坊。
紡織工坊是南鄉縣所有的大人孩童眼中最神圣的地方,每一個都以入學堂為榮。
他們的年紀已經有些超齡了,按道理,超過十四歲,基本就失去了入堂的資格——勞動力太緊缺了,十五歲已經算是丁口,甚至在很多地方,十三歲就已經是一個完整的勞力。
就連他們自己,也都知道到了十五,就已經算是家里的頂梁柱——頂梁柱的意思就是,要想著法子養家糊口。
但要是主君大人讓他們進學堂那就不一樣了,學堂里不但包吃食,連身上所穿的衣物都包了,就算只在在里頭呆上一年,出來都要高人一等。
馮永說完后,又看向吳明,“吳師傅,這些孩子,這些日子學得怎么樣?沒給你添麻煩吧?”
吳明連連擺手,臉上全是惶恐,“當不得馮郎君這師傅之稱,這些個孩子,以后可都算是讀書種子呢。能教他們這么點東西,小人實在是祖上積了德……”
自己這點手藝,恐怕連賤業都算不上吧?馮郎君看得上,那是自己行了大運。
“別說這種話,我以前就說過,在我這里,沒有外頭那么多規矩。以后啊,但凡像你這般有一技之長的匠人,都叫師傅,這樣才顯得你們手藝的厲害。”
馮永臉色一板,“外頭什么情況我不管,但這紡織工坊我說了算,外人還管不到這里。”
說著看了一眼特地跑來看熱鬧的樊阿和他的徒子徒孫們,語氣又加重了三分。
“今天我就把話放在這里,你這手藝,要是當真能做好了,把這些豚也像閹雞那樣閹好了,再把這些孩子教好了,我手頭里的官身誥文,肯定有你的一份。”
話音剛落,吳明雙腿就已經利索地跪下了,聲音有些哽咽,“主君請放心,小人就是拼了命,也要把這事做好了。”
好嘛,直接改口叫主君了。
馮永的話聽在樊阿那些人耳里,當場就引起了一陣騷動。
有人將目光看向馮永身邊的蔣琬,卻見他臉色并沒有一丁點的不悅,反是饒有興趣地看著眼前這一切。
益州典農校尉右司馬已經定下來了,就是李遺。
只等他回錦城回報陛下和丞相,這一任命就算是生效了。
以李遺的身份做這右司馬一職,吳明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與李遺看齊,所以他不可能左司馬,剩下的,也就是前后左右四曹。
但益州典農校尉手下四曹,卻只是丞相臨時想出來的,這四個職位說白了,就是給馮明文打下手的。
馮明文這個益州典農校尉都沒什么權利,名下的四曹除了給馮明文打下手,還能做什么?
也就是說,這四曹,不但要做事,而且手頭還沒有職權,最多最多,也就是給了一個出身。
這本就是借機給馮永身邊的人一個名分,讓他收攏人心,算是小惠小利。
畢竟按道理,馮永的功勞已經不小了,賞賜也是應該的。
但其年紀卻不大,一下子賞得太高,有捧殺的嫌疑,適當給他一些其他的權利,也算一種賞賜的補償。
所以蔣琬才不管馮永把這四曹的位置給了誰。
哪知土鱉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就這么輕易地給了這個吳明這么一個名額,當真是讓蔣琬又是意外又是大感興趣。
這馮明文,被人稱作馮癲子,當真不是沒有理由的。
紡織工坊自成一體,不分良籍賤籍,只分有無上籍。
可他這種有背常理的情況偏偏又讓人說不出話來——紡織工坊這東西,如今算是大漢獨一份,也是他一手搞出來的,在它沒有出現之前,任誰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