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一個典故
有越界者,我們將會協助被越界的部族,對越界者進行重罰。只是部族有大有小,所以若要公平劃分,就得知道各個部族丁口的多寡。”
這話聽起來很正常,只是張嶷能在后世留名,自不是一般人物,想了一下,就想到了這其中的不妥之處。
“長史,如此一來,雖說各個部族可以暫時安定下來,只是日子一久,部族丁口必會增長。到時如果給他們劃分的地方產出不夠,只怕各族又要多起紛爭。”
馮永聽了,淡然一笑,“丁口多了可以往外遷移嘛,又不是非得死守著那一片地。到時候,若是哪個部族人丁過多,口糧不夠,可以跟我們提出來。”
“這馬場,工坊,東風快遞,南邊的甘蔗莊園,哪里不需要人?我們都可以幫他們安排下去。甚至去沙場博個出身,運氣好一點,說不得就封妻蔭子了呢?”
“看看王將軍,不就是跟了蕩寇將軍出來,如今好歹也博了個出身呢!”
馮永所說的王將軍,就是王平的族人,王含。
張嶷一聽,立刻就明白過來,這不就是把越巂的夷人部族死死地限制住了?
再想起剛才提起旄牛部的困境,張嶷猛然醒悟過來,馮郎君這是想要讓越巂所有夷人部族都陷于類似旄牛部的困境當中啊!
夷人會答應馮郎君的要求嗎?
肯定會的。
因為這表面看起來,當真是再公平不過了。
按部族大小,劃分狩獵放牧的范圍。
這樣就保證了大部族的利益,因為部族越大,分到的地方就越大。
而各部族之間因為不得隨意越界,同時又保證了小部族的生存。
各個部族只要不違背鬼王的規矩,背后自有鬼王撐腰,也不怕別人過來征伐自己。這又保證了大漢可以很輕松地站在超然的位置掌控全局。
很公平,很合理。
但這個公平與合理的背后所隱藏的深意,別說是夷人,就是算張嶷自己,若是沒有得到馮永的親口承認,那也是猜不出來的。
只怕多年以后,越巂的夷人都未必能明白過來,他們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結局。
而且按馮郎君定下的規矩,越巂夷人只怕連對越巂官府有威脅的部族都不會再出現。
這當真是算計了別人,還讓別人感恩戴德,如若此事當真能成,那鬼王在越巂的名聲,那就要如日中天了。
看著眼前這個頭戴草帽,打著赤腳站在田邊的郎君,張嶷站在日頭底下,亦覺得后背有些發涼:這南中夷人說得不錯,這鬼王之稱,當真是名至實歸。
再想起以前聽過這位郎君的各種傳聞,張嶷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巧言令色馮郎君,心狠手辣小文和”,果然是名不虛傳,而且如今后面還要加一個“深謀遠慮陰鬼王”才對。
這時,只見兩個十一二歲的夷人小孩擔著一個大木桶過來,遠遠地就放下了,對著這邊比劃了一下,“魚,魚……”
沒有侍衛的允許,他們是不能過去的,夷人小孩知道這一點,很是守規矩地站在侍衛的警戒線之外。
馮永對著侍衛點點頭,侍衛不動聲色地把他們身上檢查了一遍,這才放行。
“多少條魚?”
馮永伸頭過去看了看放在面前的木桶。
“二百!”
夷人小孩臉上帶著自豪的神情,伸出兩根手指頭,用不太標準的漢話回答。
果然在日常的互動中才是快速學好外語的方法。
“好,不用數了,倒那塊田里。”
馮永摸了摸夷人小孩的腦袋,贊賞道,“這兩天就你們捉得最多,等會多給一個肉餅子。”
兩個小孩一聽,立刻高興萬分地把桶抬到馮永指定的水田邊,小心翼翼地把魚苗倒進去,仿佛生怕傷到魚苗一般。
然后這才歡天喜地地跑到侍衛那邊,伸出三個手指頭,“三個!”
把肉餅子拿到手,又跑回來對著馮永鞠了一躬,“謝謝大人。”
“把手洗干凈了才能吃,知道嗎?”
馮永叮囑道,一副慈祥長者的模樣,“不然吃了臟東西要生病的,不聽我的話,以后就不要你們的魚了。”
“知道。”
小孩雖然說不了多少漢話,但能聽得懂,當下連連點頭,然后一人拎著桶,一人扛著扁擔跑了。
很平常的互動,也很溫馨,其樂融融的樣子。
但雙方越是其樂融融,張嶷就越覺得馮永周圍陰森森的,甚至好像看到了馮郎君溫和可親的表面之下,那冷冰冰而又邪惡得令人發指的鐵石心腸。
“張將軍,自到越巂以來,我發現你不但行軍打仗是一把手,就連治理地方也是好手段,這件事情,就交與你,如何?”
“馮長史有令,末將豈敢不從?只是越巂南邊的夷人怎么辦?”
“無妨,先把邛都北邊的劃分好,南邊的,等句將軍回來再說。”
兩人正說著,只見又有兩人向這邊走過來。
張嶷一看,連忙說道,“長史,那末將就先行告退。”
“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