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涼州事
洛陽城里的那位陛下。”
“哦?”姜維這才略有意外地說道,“想不到竟是曹丕先死了?我還以為……”
說到這里,姜維頓住了,沒有再說下去。
梁緒聞言,雖知院子里沒有他人,當下也嚇得連忙勸阻道,“伯約慎言!”
姜維卻是毫不在意,對著梁緒說道,“你們梁家暗通南邊,買賣糧食,都未曾害怕,如今又如何怕我說句不恭的話?”
梁緒的臉色都白了,連忙上前作勢就要捂住姜維的嘴,“伯約欲陷我于死地耶?”
姜維哈哈一笑,擋住他的手,“好好,不開玩笑。此次陛下駕崩,天水郡的馬太守只怕要忙上一陣,看來又是與南邊買賣的好時機了?”
男子聽了,有些意外地打量了一下姜維,“伯約竟也上心此事?你們姜家,不是說不參與此事么?”
姜維嘆了一口氣,說道,“我不參與,并不代表著姜家不參與。”
“我還以為伯約會反對此事。”
姜維一聽,苦笑一聲,“我為何要反對?自百余年前,后漢國勢漸微,羌胡之亂,日漸猖獗,內郡之士便屢次建議放棄涼州。”
“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先零羌自并州攻入河內,朝廷決定放棄涼州、隴西諸郡,把百姓遷入內地。”
“百姓不從者,官吏便毀田毀屋,強迫遷移,那時不知多少百姓死于路上。若非后來我涼州出了‘涼州三明’,對羌胡大肆討伐,只怕涼州隴西之地就成了羌胡之地矣!”
“涼州素來為關東之人所輕的情況,在如今的曹魏比后漢更甚,即便是賈文和這般人物,因為功高而位及太尉,亦被人所笑。”
“當年曹操遷陰平、武都之民,我便知曹魏亦如后漢,實不足恃,涼州還是得靠自己,更何況如今羌胡越加地多了起來,甚至從東北邊的大漠也有胡人不斷地遷移而來。”
“羌胡之禍,只怕會越發慘烈,故我知曉你們暗通南邊,以圖厚利,亦未加阻止,就是為了以后讓大伙多一些自保之本罷了。”
自一百多年前東漢國勢開始衰退,占據了朝堂發言權的關東豪族就不斷地推動朝廷放棄涼州隴西諸郡。
涼州人無法依靠朝廷,只好依靠自己,主動與羌胡進行斗爭。
即便這樣,朝廷甚至還拖涼州人的后腿,比如說派酷吏昏官任職涼州,施政時亦往往是貪殘而不顧后果。
再加上涼州本就是崇尚武力之地,與崇尚經學的關東士族格格不入,導致了朝堂上的涼州人士也經常受到關東豪族的排擠。
這種情況造成了涼州人對中央朝廷的離心,以致于產生了屬于涼州人建立起涼州自己政權的想法。
當年“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之侄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立下奇功,就有涼州豪族閻忠勸說其自立,幸好皇甫嵩沒聽從。
不過涼州人對朝廷的失望,卻是與日俱增。
后面漢羌合流,開始形成軍閥割據,就是涼州人離心的表現。
比如韓遂所領的叛軍,就是漢羌皆有。
后來涼州刺史耿鄙寵信奸吏,導致涼州士民怨恨已極,涼州地方豪族對其恨之入骨,偏偏在平叛的過程中耿鄙又不聽忠言,最后害得涼州名士傅燮孤軍守城,死于亂軍之中。
到了這時,涼州豪族終于忍不住了,直接嘩變,殺了涼州刺史耿鄙,其部下司馬馬騰、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等漢人實力派紛紛加入了叛軍。
多郡太守都參與了叛亂,由此可見涼州人士怨憤之大。
王允在設計殺了董卓之后,要對董卓部下的人進行徹底清算,其實也是繼承了關東豪族對涼州人的排擠、鄙視的一貫作風。
后來吧,突然蹦出了個毒士賈詡,于是關東豪族慘遭對方殘血反殺。
不過說實在話,這一回涼州豪族暗通南邊,其實主要還是為了獲利,但同時也能增強自身實力。
而姜維所看重的,卻是這羊毛之利,可以對羌胡產生一定的壓制和安撫作用。
所以在經歷了最初的反感之后,他卻又懷著復雜的心理,準備冷眼旁觀。
梁緒聽到姜維的話后,臉色這才一松,笑道,“伯約能如此想自是最好不過。”
姜維聞言卻是搖頭笑道,“東邊的朝廷不把我們涼州放心上,但南邊的就未必安好心,你們還是小心些為妙。”
“哦?此話怎解?”
男子好奇問道。
“昔日齊欲伐楚,先許以重利向楚國購鹿,楚國百姓紛紛棄耕種而捕鹿,同時齊國還在齊楚邊境購糧。不出三年,楚國糧荒,欲求糧卻又被齊國所阻,最后不得不向齊國求和。”
“我觀此番南邊的動作,有幾分購鹿制楚的味道,你們還是要小心一些。”
梁緒聽了,笑道,“伯約多慮矣!我們豈會不知缺糧之害?前些日子已經與長安的夏侯都督約好,由他出面,運關東的糧食過來補足隴西。”
“這些年,關東糧賤,我們拿出一些毛布收糧,那夏侯都督也樂得賺一手。”
姜維一聽,嘆氣道,“夏侯楙好經營家業,卻無武略,怯而無謀,那朝廷竟是把他派來都督關中,由此觀之,關中與涼州,非朝廷重視之地也。”
“他好經營家業才好呢,不然我等如何能得了這便宜?”梁緒笑道,“那南邊雖不如中原繁華,但卻也有些新鮮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