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南鄉見聞
。”
如今的東風快遞不比以前,馬匹緊缺的狀態在越巂的牧場正常化之后,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解,雖然說還達不到馮永心中那種網點遍布的要求,但運輸能力在大漢那妥妥地就是排名第一。
東風快遞現在有五條運輸主干線。
最大的一條自然就是從漢中到錦城。
隨著漢中愈加繁盛,與錦城之間的聯系也越加緊密,而東風快遞,不但讓這種聯系更加緊密,而且更加方便快捷。
除去毛布是每個月的必運之物,錦城與漢中之間,各家零零碎碎的東西,若是每次都各自專門派人,那就未免太過耗時耗力。
但有了東風快遞就不一樣了。
興漢會里本就是以權貴子弟為主,有了他們的門路,各家一開始大多都愿意賣他們一個面子。
哪知過了兩三次后大伙就發現,咦,這東風快遞還挺方便?
于是生意就開始鋪展起來。
從漢中到錦城可不是一路坦蕩大道,相反,要經過的山山水水還不少。
有很多地方的山民,拿起農具就是種地的,放下農具拿起兵器,那就是兼職山賊。
就算是官府派兵來圍剿,被逼得急了,直接把兵器往山里一扔,你能知道誰是賊誰是民?
這種活計有些地方都干了幾代了,已經算是祖傳手藝,經驗豐富無比,膽子也肥,就拿去年來說,廣漢郡呼嘯山林的亂民,連北伐物資都敢搶,一般人敢干這個?
那必須是有老手帶領,才有的膽量。
所以一般人遇到這種事情,只求能留下命就不錯了,就怕連命都沒能保住。
古代行遠路不容易啊!
但東風快遞是個異類,不但出行是成群結隊的,而且護衛那也是非一般人。
以前干黑心生意的民團人員,各家派出來的部曲,歷經戰陣的老卒,再加上手里的武器又是軍中最新淘汰下來的,一般的山賊哪有膽量去碰這種隊伍?
運輸有保證,而且家大業大,若是東西有失,還負責賠償。
又方便又有保障,只要是能出得起錢的,誰不愿意托付,圖個安心?
積少成多,這生意看著零碎,其實真正算下來,油水當真是不老少。
而從錦城到永安則算是第二條運輸線。
這一條是由許游和許勛這兩個名義上的堂兄弟牽頭開辟出來的。
今年從東吳那邊收上來的粗糖和甘蔗雖然比最開始預計的少了一半,但總算是沒有斷了來源。
許家經營兩年有余,如今終于得到了豐碩的回報。
光光是紅糖的份額分配,就比其他人多了不少。
更別說隨著大漢與東吳的重新聯盟,兩者之間的交易也越加活躍起來,各種物資往來也跟著越來越多。
暴賺不大可能,但細水長流,只要不作死,吃個兩三代,還是沒問題的。
許家占了這個便宜,就連興漢會里的兄弟都有不少人眼紅——奈何自己沒門路與交州聯系啊!
至于最后三條運輸線路,則都是通往南中的。
它們的前半段都是從錦城到僰道這一條路——包括陸路水路。
然后從僰道分開,一條去越巂,一條走南夷道去味縣,一條走東夷道去平夷縣。
這三條目前則是屬于虧損狀態,或者說是單純給興漢會的眾人服務,暫時沒想著賺錢。
南中的莊園眼看著今年年底就能有產出,到時候只要能把南中的產出運出來,那就不算是虧,而是大賺。
從漢中運東西到越巂,東風快遞就是最好的選擇,問題就在于誰出錢。
越巂太守府私下里定制新兵器,雖然得到朝廷的允許,但大漢的武庫不管這個,所以只能是由越巂太守府自己出錢。
馮永也不在意這個,越巂太守府請東風快遞運東西,那叫左手倒右手,怕個卵?
漢中冶快點按要求把老子的寶刀打造好才是正經。
“兵器如何?可有不合格的?”
一個男子光著上身,胡須拉碴,滿臉的倦容,身上流出來的汗水在他身上閃著油光,走過來問了一句。
“沒有。”
霍弋搖頭,還用雙手握住其中一把的刀柄,把它拿起來,用力晃了晃,只見刀身以肉眼可見的幅度開始左右波動起來,讓人看了心驚膽戰。
接著他把刀柄翻轉了一下,只見刀柄有一處上刻著:紫電兩百一十二,漢中冶霍弋監,蔣斌、周二造。
霍弋把刀放下,然后看向蔣斌,看到以前的翩躚公子變成十足的匠人模樣,不由地嘆了一口氣,“就算是上頭問責,你也不至于這般,又是何苦?”
蔣斌搖頭苦笑,“錯了就是錯了,若是因為錯了,而去逃避責任,這才是錯上加錯。問責之后,我固可以請辭監丞之位,但周二只怕就要因我之失而受罰。”
“我失去監丞之位,最多也就是沒面子,但周二若是再被打入賤籍,那就是滅頂之禍,累及全家,因我之錯而累人如此,我如何能為之?”
他這個話一出,霍弋臉上不禁露出敬佩之色:這蔣郎君行事雖有些令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