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周魴降表
隨時從南北兩頭進攻蜀地。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事有不諧,不能長久占據鄱陽,但那里已經算是東吳腹地,即便是只能占據一時,也足以對吳寇產生重大的打擊。
曹休想得越多,越是覺得此事事關重大,次日就迫不及待地派人與周魴的使者回鄱陽。
待派去南邊的人回來時,給曹休帶了一封書信,還有一小束頭發,乃是周魴當面曹休使者的面親自割下來的。
同時跟著回來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董岑,一個是劭南,皆是周魴的心腹之人。
曹休大喜之下,連忙打開書信看了起來。
只見上面寫著:
魴名位不昭,又遠隔江川,得明公君侯垂日月之光,照遠民之趣,實令歸命者心有戴賴。
故廣陵太守王靖,因郡民之變而受責,后雖勤自陳釋,但終不受解,因立密計,欲北歸命,不幸事露,誅及嬰孩,由此可見孫權之薄情。
魴因小過見責于孫權,郎官詰問,不絕于江。且鄱陽郡民,山越夷人,看伺空隙,欲復為亂,為亂之日,魴之處境,兇于王靖,故不得不求于明公君侯……
書信里不但寫了周魴欲北歸的苦衷,同時還泄露了東吳欲大舉北犯的打算,甚至詳細地指出各路兵馬:
如今諸葛亮兵指隴右,孫權亦欲舉兵呼應:呂范、孫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趨合肥,諸葛瑾、步騭、朱然到襄陽,陸遜、潘璋等討宜城梅敷。
孫權親率中軍自掩石陽,別遣從弟孫奐治安陸城,修立邸閣,輦貲運糧,以為軍儲.
再在后面指出了只要孫權一出兵,則江邊兵力空虛,最多只會留三千兵力守武昌。
信中周魴建議曹休直接進軍皖城,然后周魴自己“率厲吏民,以為內應。只要兩軍匯合,則江北皖城,江南鄱陽皆為大魏所有。”
同時還寫道:所遣董岑、邵南,乃是家門中人,魴親之信之,有如兒子,是以特令赍箋,托叛為辭,目語心計,不宣唇齒,骨肉至親,無有知者.
指出這兩人乃是周魴自己最信任的人,只待曹休揮軍南下,則可以留一人為質,令一人持信前來,通知自己起事。
下邊再次提醒曹休,到時孫權所領的中軍,乃是主力,到時會大舉進攻石陽,只怕石陽城小兵少,不足以守,望“明使君速垂救濟,誠宜疾密”。
甚至還可以讓人拖住攻打石陽的孫權,同時到達皖城的曹休還可以從西邊斷孫權后路,立下不世之功。
信的最后,周魴提出了一個要求:
今舉大事,自非爵號無以勸之,乞請將軍、侯印各五十紐,郎將印百紐,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紐,得以假授諸魁帥,獎厲其志,并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
曹休從頭看到尾,越看臉色越是欣喜。
這周魴不但派來了人質,還派來了聯絡人,甚至還把吳寇準備北犯的消息透露給自己——雖然自己早就想到了吳寇會這么做,但周魴透露出的這個消息,也從側面證明了他是真心投靠。
至于他最后所要的那些官職,雖然多是多了些,但只要真能斷了孫權后路,擒拿寇首,就是再給他多一些,那也是無妨!
說不得此戰后,大魏當真如自己所想的那般,直接平滅了吳寇!
曹休一念至此,終于忍不住地仰天哈哈大笑:既然周魴說了吳寇不久會有所動作,到時只要稍加偵探,那就知道周魴所說的是真是假。
若是當真如他所說,那此人歸義之心,就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想起韓綜亦是受責于孫權,這才驚懼而投北,曹真心里就更信了幾分。
周魴來信中所言之事,乃是驚天大事,曹真不敢私下自作主張,連忙寫了奏章,再讓人日夜兼程把奏章和周魴的信送往長安。
同時他又派人前往江東,安撫周魴,讓他且先耐心等待一些時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