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阻于城下
第633章 阻于城下
“那元明(秦朗)怎么辦?”
曹肇又問了一聲。
他與秦朗乃是政治同盟,若是汧縣守將換人,秦朗在外領軍,自己在內侍君王,互相呼應的計劃則勢必會受到影響。
曹睿聞言一笑,卻是誤會了曹肇的意思,只見他眼中露出欣賞之色,“想不到你竟是這般有情義,此時還能想到他。”
說到這里,他又嘆了一口氣,“張郃死后,我這才發覺,如今軍中的許多將軍,竟然仍是武皇帝那時留下來的。”
“如今這些將軍年紀都已經不小了,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張郃也說了,阿蘇(秦朗小名)頗有軍略,只是年紀尚輕,資歷尚淺。”
“若是多加磨練,想來必會有所成就,所以我就想著,讓他繼續留在軍中也是個不錯的主意,你覺得如何?”
曹肇聽了,心里的一塊石頭這才落了地,順著曹睿的撫背之手,向曹睿那邊挨得近了一些,問道,“那陛下打算讓誰來守汧縣?”
曹睿自信一笑,“張郃雖然沒有明說,但我已經知道他意屬誰人。”
“誰?”
“文聘本是荊州人士,武皇帝讓他駐守江夏,正是用人之長,以安民心,如今已有二十年,屢敗東吳,名震敵國,故不可輕動。”
“滿寵更不必說,曾數任汝南太守,又隨武皇帝南征荊州,關羽攻樊城時,力守城池,最后與諸將軍前后反攻關羽。”
“不拘是荊州還是揚州,滿寵皆不算陌生,所以若是東吳想要兵分五路北上進犯大魏,無論把他調往荊州還是揚州,皆可勝任。”
曹肇聞言,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陛下欲調賈逵過來?”
曹睿看了曹肇一眼,自知曹肇之意,“長思,我知大司馬與賈逵不和,但賈逵深得武皇帝與先帝所譽,實乃國之良材也。”
“我與你親近,又重信大司馬,也盼你能以國事為重,寫信勸勸大司馬,莫要再與那賈逵過不去。到時他們二人爭吵起來,我亦是左右為難。”
曹肇聞言,心里吃了一驚,知道皇帝這是想通過自己勸說大人,當下連忙點頭,“陛下之言,我已牢記于心,今晚我便手書一封,把陛下的意思傳給大人。”
“也不用這般著急,今晚我們另有他事,明日再寫就是。”
曹睿看到曹肇這般懂事,心里更是喜歡,也就愿意給他多說一些事情,“其實這三人,皆不是張郃的人選,他真正想要推薦的,乃是郭淮。”
曹肇一聽,臉上現出驚訝之色,“為何?”
“當年漢中之戰,主將(夏侯淵)戰死,軍中無首,郭淮主動推舉張郃為臨時主帥,兩人的私交非同一般。”
“如今隴右之失,真要按國法來,郭淮身為雍州刺史,亦是有責任的。張郃此舉,不過是為郭淮求情罷了。”
曹肇聽到這番話,這才明白過來,當下佩服地說道,“陛下明見斷識。”
曹睿聽到曹肇夸他,心里更是高興,“張郃雖是為郭淮求情,但郭淮此人確實也是良材。當年能在漢中力拒劉備,這些年治理關中又深得羌胡之心。”
“關中羌胡,多視郭淮為神明之人,若不是夏侯楙,隴右戰事只怕未必會變成這個模樣。郭淮熟知關中地形,所以我順張郃之意,讓他輔佐大將軍守關中,亦不失為一步好棋。”
曹肇這才恍然,只是他想了一下,又有些擔心道,“萬一有人說陛下處事不公,那怎么辦?”
“不會處事不公的。”曹睿眼中閃過一抹狠絕之色,“隴右一戰,糧草不濟是失利根本,所以原安西將軍夏侯楙當是首罪。”
“郭淮兵少于賊,卻能支撐數月,已是盡力,此事不怪他。張郃力戰蜀虜,同樣是兵少不敵,最后受傷不治身亡,當嘉獎之。”
皇帝陛下怎么可能有錯?
張郃從荊州調回洛陽,再從洛陽馳援隴右,如今又受傷不治身亡,怎么能苛刻太過?
郭淮以少量兵力,堅守城池那么久,若是再受到懲罰,豈不是寒了將士之心?
既然都沒錯,那就只能是找一個犯了錯的。
夏侯楙私自販賣糧食,罪名可大可小,身份不大不小,正好合適。
“可是陛下,安西將軍畢竟是清河公主夫婿……”
聽到皇帝打算拿夏侯楙來當犧牲品,曹肇吃了一驚:清河公主乃是武皇帝的女兒,文皇帝的長姊,身份非同小可。
更重要的是,自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在前年死后,夏侯楙就是夏侯家的代表性人物,陛下讓夏侯楙擔起隴右失利的主要罪責,難不成……
想到這里,曹肇只覺得后背有些濕了,甚至感覺被皇帝的手撫到的地方,如同鐵烙般滾燙。
他偷偷地看向曹睿,只見皇帝的臉色忽晴忽暗,嘴里喃喃地吐出一句,“夏侯……”
沒錯,夏侯家與曹家本是一體,但隨著曹家成為帝王之家,這個一體關系到了如今,似乎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在曹睿看來,自己初登皇位時,夏侯家應該要全面支持自己才對。
可是夏侯家中最有名聲,同時也是夏侯家第三代最出色的人物夏侯玄,竟然學著那些自詡抱守禮儀的世族清高之士,公開反對自己立毛氏為皇后。
不,甚至比那些世家清高之士還過份,他竟然在公眾面前侮辱皇后之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