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爭執
第643章 爭執
次日,諸葛亮領軍來到襄武城下,舉郝昭帥旗、金鼓于城下,勸降游楚。
游楚看到城下的各色旗幟,再聽到郝昭已經大敗而逃,當下就臉色灰白。
他對著長史馬颙和參軍公孫徵說道,“襄武已是孤城,必不可守。吾乃隴西太守,有守土之責,若能守之,吾必死守。”
“然如今城不可守,若強拒蜀虜,不過是令城中百姓受戰亂之苦罷了,吾不忍為也。”
于是便親自對著城下喊道,“且請讓某先安撫城中百姓,后日開門投降。”
城下的士卒把游楚的話傳回漢軍營中,魏延得知此話,大是惱怒,便勸說諸葛亮道,“丞相,前番他亦是說一個月后就投降,誰知前前后后已經拖四個月了。”
“如今東邊三郡早定。唯有隴西,仍欲頑抗天兵,末將覺得,他這個話,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不知又有什么詭計。末將請命,直接攻城。”
諸葛亮卻是沒有立刻答應,他看著不遠處的城池,突然開口問道,“馮明文,你覺得如何?”
馮永一聽,連忙說道,“依末將看來,丞相不妨答應他,左右不過是多等兩日罷了。”
一旁的魏延聽到馮永這個話,頓時手握刀柄,對著馮永怒目以視,“豎子何知?”
馮永斜視魏老匹夫,冷笑一聲,“當初魏將軍欲領一軍出斜谷,讓丞相自出隴右,揚言定然能一路直取長安潼關,照目前看來,可乎?”
魏老賊,你當老子現在還是和剛到漢中時任你揉捏時一個樣?
連襄武城都攻取不下來,還想打長安取潼關?魏大嘴子!
郿城的曹真都夠你喝一壺了!
魏延大怒,踏步上前,“鏘”地一聲,長刀半出,作勢欲逼上來,喝道,“豎子,安敢辱我?找死嗎?”
馮永看到魏延一副欲擇人而噬的模樣,心里微微一驚,不禁后退一步。
關興一看不對,連忙站到馮永面前,對著魏延說道,“魏將軍有話好好說!”
馮永心里一安,左右看看,心道老子的婆娘關姬不在這里,不然看她怎么收拾你!
諸葛亮知道兩人有怨,頗有些頭疼,當下便開口斥道,“軍中陣前,你們這樣,像什么樣子?莫不是欺軍法不嚴?”
魏延哼了一聲,這才把刀還回鞘里,忿然退回原位。
關興亦退。
“馮永,你說,答應對面的理由是什么?若是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看吾怎么收拾你。”
諸葛亮又轉向馮永,臉色不善。
馮永自然知道魏延為什么要想著攻城。
他輕兵急行到隴西,欲不戰而取襄武,卻沒想到一個不防,被游楚逼退。
然后郝昭領大軍到來,讓他又只能退守南安郡的豲道。
前些日子諸葛亮領軍過來匯合,他又是主動請命攻城,卻被郝昭燒了個焦頭爛額。
連續受挫于襄武城下,只怕他早就對這個襄武城恨之入骨。
再加上北伐以來,唯有他這一路沒有立下功勞。
眼看著襄武已經是北伐的收官之戰,他還是寸功未立,以他那個眼睛長在頭上的高傲性子,只怕是覺得自己臉面盡失。
所以襄武這個最后撈功勞的地方,他自然不愿意放過。
但馮永豈會讓他如愿?
只聽得他徐徐說道,“丞相,如今看來,襄武必破矣,只是看它早破還是晚破罷了,若強攻之,三五日定然能攻下。”
“但強行攻城,城中百姓則會遭到兵災。到時父子骨肉因此生死殊途,必有怨起。如此一來,豈不是徒添日后治理隴西的難度?”
“再則,就算是用拋石車砸開城墻,最后不還是要將士攻入城內廝殺,豈不是又會有傷亡?”
“故依永看來,不若先答應他,再等兩日。兩日后若是他不投降,那便是失信于人,我們攻城,乃是逼不得已。”
“到時城中百姓之難,罪皆歸于彼,而非歸于我。若是他如期投降,那就更好,大漢不僅可以保全將士性命,還可以保全城中百姓。”
“用兩天時間換來這般好處,何樂而不為?”
馮永說完這番話,諸葛亮還沒開口,魏延卻又說道,“既起戰事,豈能避免將士傷亡?若怕傷亡,豈能掌兵?不如回到后方養豬。”
馮永頓時怒目而視,這老匹夫!
“再則這襄武城,先是行誆騙之事,后又頑抗不降,如今見事不可為,再行故伎,實是可惡。若不加以兵威,日后說不得就有人有樣學樣。”
魏延振振有詞,“故不如趁此機會,不受其降,破城而入,以懾后來者。”
馮永毫不相讓,反唇相譏:
“先帝起兵時,天下諸侯以屠城為常事,特別是曹賊,屠城之多,更是數不勝數。唯有先帝,以仁德行事,方能以織席販履之身,延續漢祚。”
“為何?只因先帝視天下百姓為大漢子民,故不忍加害。而曹賊,則視天下百姓為豬狗,故驅之屠之,不加以憐憫。”
“若是能保全百姓,卻偏偏要故意破城而入,與曹賊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