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重聚
,他都要親自過目,以免出現賞不公,罰不平的事情發生。
以前是杖二十以上的懲罰上都要丞相親覽,如今又加了一個五緡以上的獎賞,所以諸葛亮這兩個月來,甚至比以前還要繁忙。
將士皆歡欣,覺得朝廷賞罰公平,然丞相卻是日夜勞累,比起北伐前,更是消瘦了一些。
只見諸葛亮拿起一個公文,遞給李遺,“你且看看。”
李遺連忙趨步上前接過來,打開細細地看了起來。
“如何?”
待李遺看完后,諸葛亮開口問了一聲。
李遺有些遲疑地說道,“李中都護之事,遺人輕言微,不敢輕易置喙。”
“給你看就是讓你說的。”
李遺組織了一下語言,這才說道,“丞相,李中都護似乎有些公私不分……”
諸葛亮聽到李遺這話,當下就是冷笑一聲。
他站了起來,來回走動,臉色有些難看,“他何止是公私不分,簡直是拿公器作一家私用!”
“這江州是大漢的江州,還是他李嚴的江州?嗯?把他調回錦城署丞相府事,他居然還要讓李豐典江州諸事才愿意回錦城?”
“明知朝廷任命向寵為江州都督,他這般做,把朝廷的任命置于何地?豈不是把自己凌駕于朝廷之上?”
諸葛亮越說越氣,聲音也跟著大了起來。
北伐前,還是自己答應了李嚴,后面讓他來掌丞相府諸事,這才勸說他回到了江州準備北伐之事。
可是沒想到后來讓他領軍到漢中支援,他竟然找借口不來。
待自己正領著大軍在隴右與曹賊相持,他又突然說要領軍北上,嚇得留守錦城的天子和朝廷諸公惶惶不安。
如今自己按他北伐前的意愿,讓他回錦城署丞相府事,他又另提條件。
不但讓朝廷難做,更是已經光明正大地把江州當成了自家地盤。
他想干什么?究竟想干什么?
再想起以前李嚴的種種所為,大漢丞相心頭的怒火根本壓抑不住。
李恢身為庲降都督,正處于江州都督李嚴的后方。
即便李恢不說,李遺自然也能隱隱猜出庲降都督與江州都督的一點微妙關系。
只是這種事情,事關大漢兩位輔命大臣之爭,李遺自知還沒資格參與,他垂目不語,沒有言語。
丞相留下自己,定然是有別的事情吩咐。
果然只聽得丞相發泄完這些,又緩住語氣說道,“文軒,你寫上一封信,給隴右的馮明文,讓他給李豐去一封信。”
李遺有些意外地抬起頭,他還以為丞相是通過自己提醒大人一聲,沒想到卻是要給兄長去信。
看著李遺那迷惑不解的神色,諸葛亮也不過多解釋,“你只管把此事說與他聽,他自會知道怎么做,好歹當年李豐也是叫他一聲兄長的。”
李遺這才想起來,當年兄長入獄,還是李豐到馮莊送消息。
這般說起來,李豐確實與兄長有一份交情在。
當下他便點點頭,“遺知道了,下去后就馬上給兄長寫信。”
待李遺出得門來,心里喜憂參半。
丞相與中都護,乃是先帝親口定下的輔政大臣,也是如今大漢最頂尖的兩位重臣。
兄長能參與到這里頭,足以說明身份之重,或者說明丞相對兄長的看重。
可是這等爭斗,與戰場上的兇險少不了幾分,一不小心,就有身危之險。
這般想著,李遺便把自己的所知,以及所想到的,皆一一寫在信上,末尾還重之又重地提醒馮永一定要小心行事。
最后才讓人找來東風快遞的管事,讓他一定要親手把這信交到馮永手上。
馮永自然不知道大漢丞相打算把他拉進這一場政治斗爭里。
此時的他,雖說比不過大漢強盛時的護羌校尉,能聲勢浩大地統萬騎巡行障塞,以壯大漢威風,擊不臣之國。
但領兩千漢軍居中,五六千胡騎為羽翼,為獵犬,為鷹爪,隴右羌胡,望之無不披靡,或降或臣服,也算是頗有聲勢。
至少隴右不管漢民還是羌胡,皆得聞大漢護羌校尉之名。
馮永領著大軍從隴右西邊的山腳下再轉而向西,回到了平襄。
只是當威風凜凜的馮大校尉看清平襄城出來的迎接的人時,當下“哎呦”一聲,連滾帶爬地滾下馬背,屁顛屁顛地跑過去。
“阿郎!”
風華絕代的關姬成為人婦后,更添貴氣,雍容之氣讓那些羌胡只敢遠遠地看著,根本不敢正視。
“阿兄。”
鳳眼半彎,內藏琥珀的張星憶在甜甜地笑,猶如一襲春風,吹散了剛剛轉寒的天氣。
“主君。”
俏麗的阿梅眼中含秋波,站在關姬身后,眼中臉上全是思念得所償的模樣。
“君侯。”
李慕轉眄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