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大丈夫
峰戰力,本來就沒有余力再出兵涼州。
所以大漢若是真要在今年對涼州有想法,隴右都督府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到時還得要你校尉府幫忙,畢竟涼州那邊的布置,都是經校尉府的手。”
諸葛亮提醒道。
“沒問題。雖然現在校尉府的將士沒辦法出征,但派點人手還是可以的。”
錦上添花的事,多做點沒啥壞處。
諸葛亮贊許點頭:“倒是比以前有格局了,這樣的話,把涼州放到你手里,也可以放心。”
聽到丞相的稱贊,馮君侯嘿嘿一笑,然后突然覺得不對:“涼州?”
“是啊,涼州。”諸葛亮嘆氣道,“這涼州重歸大漢之后,總得有個刺史吧?子龍身體不好,到時要回漢中休養。”
“到時最適合這個位置的,除了你,別無他人。”
所以這涼州收復之戰極有可能就是送給趙老爺子完美收官之戰?
馮永瞬間就明白過來了。
趙云要退居二線了,準備讓出位置,所以給趙廣的封賞帶了一部分補償性質。
不過馮永聽出了丞相話里更深一層意思,即便他久經風浪,亦是被震得心頭怦怦直跳。
“丞相,我記得,涼州刺史不是早就有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魏老匹夫當年可是遙領涼州刺史的。
“我大漢不是吳人剛誓盟不久么?天下這么多州,雍州并州冀州的,到時再給他換一個就是。”
諸葛亮淡淡地說道。
實領和遙領能是一回事?
“那吳將軍呢?”
馮永嘴里所說的吳將軍,就是吳懿。
隴右之戰后,在馮永的設想里,隴右都督共有三個人選。
一個是趙云,一個是魏延,還有一個就是吳懿。
不管怎么看,吳懿也比自己更有可能。
畢竟有外戚身份加成,而且又是東州派的幾個代表人物之一,資歷也不是馮永這等后進之輩所能比的。
“吳將軍啊,確實是個合適人選。”諸葛亮點頭,“只是現在帝后皆在漢中,錦城那邊,總是要留個信得過的人看著。”
“哦,這倒是。”
馮永想起李平以中都護身份署錦城那邊的丞相府諸事,想來不可能讓他再染兵權。
所以吳懿領軍守錦城,還當真離不開。
私下里兩個人,大漢丞相又有心培養馮永,所以把話講得明白一些。
“更何況,原本留守錦城丞相府的張君嗣,在兩個月前病逝,蔣公琰現在才剛剛接手留府長史,只怕壓不住那李正方,所以吳將軍就更不能離開錦城。”
張君嗣就是張裔,乃是錦城丞相府的留府長史。
丞相進駐漢中后,就是由他代行相府政務,深得丞相所重。
“張長史去了?”
馮永驟聞這個消息,就是吃了一驚。
他與張裔并不相熟,而且這幾個月來他的注意力都是放在曹賊身上。
再加上現在帝后皆在漢中,錦城那邊處于大后方,又一直無事,所以倒是少有留意。
“三年前張君嗣來漢中與我相見,就曾對吾說,他任這丞相長史一職,晝夜接賓,不得寧息,經常疲倦欲死。”
諸葛亮臉上露出有些哀傷的神情,“當時我只道他是說笑,沒曾想竟是讓他積勞成疾……”
“還是李德昂(李恢)看得開啊,察覺到身體不對,便力辭庲降都督一職,跑到漢中專心調養。”
“前些日子吾經過南鄉,看他氣色比以前好了不少。”
諸葛亮說起這些老臣,便有些收不住話題:
“張君嗣一去,我就想起子龍也曾來信,言及自己身體,說是有些不如從前。”
“故我便想著讓他也學一學李德昂,到南鄉那邊養養身子。”
馮永一聽,心頭先是一動,然后臉色再一喜:
“若是趙老將軍愿意到南鄉調養身子,永自是掃榻以待!”
到時候哄得老爺子開心了,讓他去講武堂那里講講往事,隨便掏一點真貨出來,也夠那幫學生軍學的了。
諸葛亮豈會不知馮永打著什么主意。
前些日子他經過南鄉,還特意去見了李恢,知其現在在干什么勾當。
“子龍是去那邊休養,可不是去給你教學生的。”
大漢丞相提醒道,“若是你敢讓他累著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明白我明白,”馮永點頭,“只是這人老了,總是愛回憶往事,到時候我派幾個學生去服侍老將軍,陪他說說話,總可以吧?”
“那也要看他愿不愿意說。”
這有啥不愿意的?
馮永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