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多事之秋
陸遜一聽,馬上就明白過來,陛下這是不愿意讓蜀人專美于前。
他連忙勸道:
“陛下不可!石亭一戰,乃是我吳國上下齊心,籌謀日久,方才大勝,此時若是匆忙向北,只怕有所疏漏。”
“且如今武陵蠻夷之亂未平,荊州不可妄動;而魏賊守合肥者,又是老將滿寵。”
“此人早年就跟隨曹操,不同于曹休,故此事還是得從長計議?!?br />
孫權自然知道陸遜所言有道理,只見他點頭道:
“吾亦知合肥不可輕下,但蜀人在蕭關大勝魏賊,想來如今魏國定是人心浮動,在吾看來,我們先行試探一番,想來應當無妨。”
“不然吳蜀兩國剛誓盟不久,蜀人大勝,而我吳國卻沒有任何動靜,未免有些不好看。”
孫權把陸遜放在武昌,除了吳國上下,唯有陸遜能鎮守住荊州以外,還因為知道他對朝堂上的很多事不太明了。
所以他又對陸遜解釋了一番自己心中所思。
陸遜聽了之后,方才明白過來。
君有所憂,他這個臣子,自然不得不想盡辦法分憂。
只見他沉吟了一番,然后這才說道:
“陛下若是想要試探一番,臣倒是有一計?!?br />
孫權一聽,喜上心頭:
“吾便知伯言善兵勢,請快快道來?!?br />
“臣以為,魏國如今只怕是誠如陛下所言,人心浮動,想來曹睿吸取了石亭之戰的教訓,定不會讓合肥魏賊輕易出擊?!?br />
陸遜一邊考慮,一邊慢慢地說道:
“不若陛下揚言要攻取合肥,同時再故作姿態,以驚魏賊。如此一來,就可試探出曹休死后,魏賊在江淮一帶的布置?!?br />
“同時也可向蜀人表明,我吳國亦有北進之心。”
孫權坐直了身子,捋了捋自己的胡須,有些不明白:
“僅是揚言與故作姿態?只怕未必能瞞得過諸葛孔明?!?br />
陸遜微微一笑: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此乃陛下登基后第一次出兵北邊,魏賊定然是不敢輕視之。”
“到時陛下只待魏賊云集之后,又再故作退兵,若是魏賊也跟著退兵,陛下再突襲合肥,打魏賊一個措手不及。”
“若是魏賊看穿了陛下退兵之意,陛下干脆就以弱示賊,當真退去,以慢賊心?!?br />
“待賊心一慢,陛下再派人詐降,魏賊十有七八會中計?!?br />
孫權聽了,大喜過望:
“此計大妙!與石亭之戰有不約而同會之妙!若是滿寵當真上當,到時合肥自在吾之掌握!”
張遼留給孫權的陰影實在是太過強烈,導致時到今日,合肥仍是他心里邁不過去的坎。
所以他嘴上不說,但心里卻是無時不刻地想要拿下合肥,以窺中原。
陸遜又連忙趁機道:
“陛下,滅賊非一日之功,當充實國內以圖長久。山越之民,久禍國內,地方民吏不堪其擾。”
“故收服山越之事,宜早不宜遲,今有諸葛恪愿意領軍前往,陛下何不且應之?”
“若是能成,那便是去了我吳國一個禍亂,若是不成,諸葛恪亦非軍中宿將,不傷民望。”
孫權說道:“恐白費錢糧耳?!?br />
陸遜再勸:“臣在三年前上疏陛下,勸說軍中將士在荊州廣開田土,再加上又有蜀國傳過來的新式農具,如今荊州糧谷已是不缺。”
“臣聞諸葛恪收服丹陽山越之策,乃是撫剿并用,與以往一味剿之大有不同。”
“不若先令他在邊縣且屯且守,有那新式農具在,想必很快就能自行籌糧,到時再讓其進入丹陽深遠處,如何?”
孫權見到陸遜少有地主動堅持支持一個人,再想起諸葛瑾已經年老,當下心有所感:
“既然你都這般說了,那我讓諸葛恪試一試也無妨。”
“謝過陛下?!?br />
“若是諸葛恪當真能做成此事,那就說明他也算是一個良才。你今日之舉,可算是為國舉才,當我謝你才是?!?br />
孫權笑道。
兩人談完了事情,孫權又在宮中宴請了陸遜,這才把他放出宮來。
陸遜從宮里出來,并沒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府上,而是轉頭去了丞相府。
吳國此時的丞相是顧雍,其人沉默寡言,處事又公正無私,深得孫權所重。
陸遜知道,若論起知兵勢,他自信不遜于吳國任何人。
但論起朝堂之事,他就有些欠缺,所以他先前在宮里,并沒有輕易提起太子之事。
這等大事,還是要請教一番朝中的重臣才行。
他自認是心懷國事,所以他相信以顧雍的為人,必不會拒絕自己的請求。
顧雍聽聞上大將軍前來拜訪,連忙親自出來迎接: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