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長史
第867章 長史
大漢街泉亭侯,涼州刺史部刺史,征西將軍,假節……
這一連串名頭下來,馮刺史頓時覺得自己就是大漢這條街上最靚的仔!
大漢封侯的人不少,領刺史的人也不少,至于頂著重號將軍的,也不是沒有。
但三者合一,同時還有假節權利的,目前一個也沒有!
大漢天子是個小胖子,大漢丞相是個老頭子。
除此二人,還有誰能與吾爭鋒?
所以憑啥我不是最靚的仔?
于是馮靚仔小心翼翼地問道:“當真是假節?”
“這種事情,我能開玩笑嗎?”
張星憶沒好氣地回答,同時把懷里的阿蟲往上顛了顛,“公文剛過來,禮器儀仗已經在路上了。”
不管這個沒給自己好臉色的女子,反正自從關大將軍再次懷孕以來,她的心情就一直飄忽不定。
馮刺史已經掩不住自己內心的狂喜,忍不住地“哈”地笑出聲來。
季漢開國以來,有假節權利的人,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
而獨自領軍鎮守一方的同時又假節的人,一共也就兩個半。
一個關岳父,一個李嚴,還有半個是張岳父。
也就是說,大漢的山頭,不一定有假節。
但有假節的,肯定是山頭之一。
所以說,朝廷給了馮刺史假節的權利,就算是正式承認他已經是大佬級別的人物。
有了假節的權利,長史……愛誰來誰來!
再怎么長,難道還能比得過自己這個最高長官?.
馮大佬得意洋洋,瞥了面無表情的小四一眼,咳了一下,暗自告誡自己:
要沉著,要冷靜,做人不能太囂張。
只是正在哇哇亂叫的雙雙暴露了馮大佬內心的激動。
因為她已經被自家大人的手臂箍得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感受到旁邊小四鄙視的目光,馮刺史連忙松開了雙雙,同時假裝關心地問道:
“那是誰過來當長史?”
“原武都太守廖元儉。”
廖化?
這個人選實在是太出乎馮永的意料之外。
雖然前面他也猜不出諸葛老妖會派誰過來,此時卻是很輕松地說道:
“哦?是廖叔啊,那沒事了。”
廖化本是關岳父大人的主薄,關家失勢后,他是與關家仍有往來的極少數人之一。
算得上是關姬的半個長輩。
事實上,馮刺史與廖長史的關系也不錯。
因為廖化任武都太守時,政績很是亮眼,其中興漢會功不可沒。
后漢虞詡在武都開鑿漕運,帶領武都老鄉暴富。
導致兩百年后,某位老妖還專門跑去看人家老鄉的墳頭,然后興致勃勃地跟大漢天子八卦當地的富有。
大漢收復隴右后,朝廷與興漢會在武都所干的事,其實就是虞詡威力加強版。
再配合上馮鬼王對羌胡的手段,武都這些年取得的發展,說日新月異那是一點不夸張。
廖化本就與關家關系密切,此時再吃了這么一波政績紅利,與馮鬼王的關系,那肯定是不會差的。
“去年我第一次回漢中時,路過武都縣時,還跟廖叔買了一批糧食呢。”
說到這里,馮刺史突然記起一事,嘀咕道:
“下辯可是隴右糧倉啊,廖叔既然要來當涼州刺史府長史,我得提醒他帶一批糧食過來……”
官場慣例,職位履新的話,總得拉點資源過來不是?
這樣才能盡快融入到新環境當中嘛!
糧食什么的不重要,其實我就是想要個態度……
不信看看本刺史,到哪里不是拉著大伙一起發財?
不過話說回來,讓廖化當涼州刺史府長史,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
廖化與馮刺史、關大將軍的關系,就足以讓他能在刺史府立穩腳跟。
資歷也不是問題。
軍事才能應當不差。
畢竟有“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張(張翼)、廖(廖化)”的評價。
也就是說,就算排名有先后,廖化最多也就是比王平差那么一線。
最重要的是,廖化是荊州襄陽郡豪族出身,是根正苗紅的荊州派。
想通了這一點,馮刺史突然覺得,諸葛老妖這一手平衡,玩得很溜啊。
就算是牢牢掌握著刺史府軍權的關姬,對廖化也要喊一聲叔父。
旁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