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司馬懿的想法
進居延澤、都野澤。
同時,關中司馬懿繼續經營北地郡,大有重新擴張,逆后漢末期以來讓胡人不斷南遷的趨勢。
至于并州的步度根,終于決定背叛魏國,舉眾歸附軻比能。
軻比能得到消息,大喜過望,親自率領萬余精騎,到魏國并州邊境陘北,迎接步度根部族的部眾及牛羊車馬。
并州刺史畢軌得知后,不怒反喜,連夜派人送奏章至洛陽,只言胡人作亂,并州刺史府要出兵鎮壓。
與并州同為北方邊境之地,幽州最先知道了并州的出兵。
幽州刺史王雄氣得把公文直接摔到地上,怒聲大罵道:
“畢軌豎子!空負才名,實不過一書生耳!”
“分化而治之,方是正道,怎能任由胡人合流?這樣豈不是讓邊境添一大患?”
王雄雖然主張對胡人以撫為主,甚至用挑釁邊事的借口,把一直強硬對待胡人的田豫排斥出了幽州。
但并不代表他愿意看到草原出現統一。
要不然去年的時候,他也不至于使計,挑撥軻比能與步度根的關系,阻止軻比能吞并其他小部族。
在王雄的眼里,他只需要胡人繼續保持現在的分裂狀態,軻比能不再侵犯邊境,同時繼續向大魏進貢。
那就已經足夠了。
大魏現在的敵人是蜀寇吳虜,非胡人也。
連這點都看不清,空費兵力,白耗錢糧于胡人身上,有何益哉?
特別是像田豫那樣,一直挑起邊事的,不但不能覆滅胡人,甚至還引得軻比能引兵犯邊,讓邊境軍民士吏不得片刻安定。
留他在幽州有什么用處?
沒想到那畢軌,居然比田豫還要蠢!
竟把一直為大魏守邊的步度根逼得去歸附軻比能,簡直是蠢得不能再蠢!
若是換了別人,王雄早就上奏言其治理并州之過。
只是畢軌此人,是從龍之臣,又與皇家結為姻親,乃陛下親信。
讓原并州刺史梁習回到洛陽任大司農,再讓畢軌任并州刺史,本就是陛下登基后收攬權柄的手段。
再加上大魏現在這等局勢,若自己真要上疏彈劾畢軌,怕是會犯了陛下的禁忌。
只是當年自己排擠走田豫時,正是利用了要安撫軻比能的理由。
若是軻比能統一草原,成為大魏大患,怕是自己也要受到牽連。
想到這里,王雄不禁又氣又怕。
在這等情況下,他不得不極盡思慮,寫了一封奏章,言明幽并二州胡人隱患。
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看法,當前天下大勢,蜀吳才是大敵。
對胡人可利用之,不可逼迫太過,以免在北方邊境引起戰事,空費兵力錢糧。
寫完奏章后,他又寫了一封信,秘密派人送到關中。
畢軌是指望不上了,現在他所能想到的,也就是鎮守并州西南邊關中的大司馬。
王雄的信還在半路上,司馬懿已經站在蒲坂津渡口,看向東北邊,緩緩地說出一番話來:
“畢軌此人,最多不過在地方任長史,連主政一方都沒有經驗,更毋論領軍。”
“他能任并州刺史,所倚仗者,不過是陛下所親重。故更應當小心謹慎,以免出錯。”
“如今不但擅改梁習舊例,更是親自領軍出境,其人狂妄如此,怕是要被胡人所辱。”
王雄或許會怕得罪畢軌,但身為大司馬,司馬懿已經算是朝中第一重臣,何須要擔心這些?
司馬懿身邊,侍立著司馬師。
而有一人,正緊隨著司馬懿父子身后。
既不是雍州刺史郭淮,亦不是后將軍費曜、征蜀護軍戴凌、驍騎將軍秦朗等人。
而是剛從北地郡歸來的的鄧艾。
“大……司馬,不看,看好畢刺史領軍?”
大司馬能在自己面前說出這番話來,說明是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心腹,鄧艾心里不由地很是感動,鼓起勇氣問了一句。
“他比起你來,可是差得遠了!”
司馬懿拈須,淡然一笑,也不知是諷刺畢軌還是贊揚鄧艾。
“大司馬謬贊,艾……艾不敢當。”
鄧艾激動得面色通紅,結結巴巴地說道。
司馬懿擺擺手:
“此次你跟著去北地郡,已足以證明你的才能。至于畢軌,且再過一段時間,看看會有什么消息傳過來。”
從蒲坂津渡口東渡大河,就是河東郡,也就是洛陽所在的司州地界。
但如果一直沿著大河北上,可以直接到達西河郡,也就是并州地界。
所以若是有心,從這里可以很容易打聽到并州的消息,。
正如遠在涼州的某些人所料,司馬懿經營北地郡,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預防并州胡人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