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釣魚
第1010章 釣魚
相比于武功水附近地面泥濘,難以行走,大河邊上可是秋高氣爽,地面干燥,十分適合行軍。
大漢丞相手上不停,加緊收縮對秦朗的包圍,心里卻是十分擔心,生怕馮刺史急于渡河,一不小心就掉進司馬懿的陷阱里。
孰不知馮刺史站在大河邊上,思考了一下人生的意義,思索了一下大漢的未來。
然后得出一個結論:大漢未來的治理遠比眼前的渡河更重要。
于是大手一揮,讓劉渾帶領人馬,直接殺回河東。
天下三個產硫礦的地方,漢中本來就是大漢的地盤,涼州現在也是大漢的地盤。
唯獨剩下一個產量最大,價值最高的并州,還沒有被大漢控制在手里。
偏偏并州旁邊的河東,居然還是世家豪族聚集地,這怎么能忍?
關中決戰,那是宿命的對決,歷史的輪回,和我這個涼州刺史有什么關系?
不是我吹,丞相就是劣勢條件下都能吊打司馬懿,更何況現在兵強馬壯?
趁著這個無法無天的大好機會,先干掉一部分世家豪族,為將來的治理打下基礎,那才是涼州刺史應當做的正事嘛。
安排完好一切,馮刺史讓人搬來一個小馬扎,開始釣魚。
聽說黃河鯉魚色澤鮮麗、肉質細嫩、氣味清香,先人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的說法。
這既然來都來了,豈能不好好嘗嘗?
當然,馮刺史也不是單純為了釣魚。
畢竟領一部分人馬守在河邊,一來可以方便隨時掌握河東的情況。
河東的側面,還有一個縮在軹關里的蔣濟,隨時有可能出來咬自己一口,這個不得不防。
所以馮刺史要保證自己后路的安全。
出道十余年,你不能讓我每次打仗都是被人斷后路對不對?
就是個傻子,被人斷后路那么多次,也會有條件反射的。
你看我一個堂堂涼州刺史像傻子嗎?
第二個原因就是,馮刺史領一部分人馬守在東岸這邊,可以與已經渡河的關將軍互相呼應,以防不測。
最后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涼州軍從涼州一口氣打到河東,已經打得夠遠了。
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縞。
曹人妻當年也是讓虎豹騎強行軍,一路追擊劉備,想要畢其功于一役,最后卻落了個灰頭土臉,錯失統一天下的機會。
咱們現在要吸取教訓,穩一手,不要著急,要相信丞相。
若是猜得沒錯,軹關里的人馬應當就是魏國從河北拼湊起來的戰略機動部隊了。
這么一來,魏賊眼下也不可能有足夠的援軍從北面進入并州。
所以只要自己蹲在河東這個戰略要地,向西可以威脅關中后路,向東可以威脅中原洛陽。
到時候別說司馬懿敢壯著膽子賴在關中不走,就是洛陽的曹叡能睡安穩覺就算他厲害。
至于司馬懿可能趁機從丞相手里逃出生天,那不重要。
按眼前的局勢,只要自己呆在河東不走,關中并州河東三地,遲早都是大漢的囊中之物。
只要真正收復這三地,大漢就算是占盡天下地形優勢。
東邊魏賊和南邊的吳寇吃棗藥丸。
馮刺史悠閑地拿著魚桿,正在認真思考自己的布置有沒有遺漏的地方,突然覺得手上一沉,手腕下意識地一提。
沒提上來,看來是條大魚!
他連忙站起身,雙手持桿,開始八字遛魚。
魚往左,則扯桿往右,魚往右,就扯桿往左,縱而牽之。
好一會之后,一條大魚才開始露于水面。
馮刺史眼尖,看清了露出真面目的大魚,當場就是大呼一聲:“好家伙!”
想什么來什么,居然釣上來一條金鱗赤尾的大鯉魚。
馮刺史有機會忙里偷閑,在陣前釣魚,當然不是自大。
而是關將軍已經搶占了渡口,代表著涼州軍徹底占據了主動權,可以在大河之間進退自如。
常言道家有賢妻不遭禍,馮刺史表示格局小了。
家有賢妻能躺贏,那才叫真愛。
軟飯硬吃懂不懂?
渾然不覺得自己被吃了軟飯的關將軍,在明白了自家阿郎的戰略意圖后。
她很是聽話地在魏軍留下的營寨上,加固了寨柵,準備讓將士進行一次較好的休整。
身為將軍,她當然是希望繼續領軍前行,殺敵立功。
與馮刺史的看法不同,她相信涼州軍還沒有到達極限。
大河肯定不是涼州軍所能穿透的最后一層素縞。
只是那層素縞會在哪里出現,什么時候出現,以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