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局勢的變化
趙馬氏的手勁大,把趙二郎拍得又是咳了幾聲。
看著自家大人睜開的雙眼,他忍著悲痛,伸出手去,撫上大人的雙眼。
也不知是不是當真聽到了趙廣的話,心愿已了,趙云原本一直睜開的雙眼,在趙廣的雙手離開后,竟是合上了。
趙馬氏:……
趙云早已過了古稀之年,再活個三四年,就要到杖朝之年。
三國戰亂時代,又是陣上征戰了數十年的老將,能在這個年紀逝世,已經算是極為難得。
再加上趙家對此也早就有心理準備,所以一家人在悲哭過后,便按喜喪操辦趙云的后事。
軍中精神象征的大佬的葬禮,規格相當高,不但帝后親自祭拜,同時皇帝還親自護運棺木到南鄭,在大漢的龍興之地下葬。
就在趙云下葬的那天,從關中送來的軍報也終于到達漢中:
丞相與馮君侯一齊領軍進入長安。
軍報被阿斗在趙云墳前焚燒,高呼:
“老將軍,丞相還于舊都矣!”
本是天大的喜事,但在衛將軍的喪事上宣布,這一喜一悲之下,搞得前來參加葬禮的朝中百官,也不知是要作出笑臉還是哭臉。
就在大漢君臣悲喜交加的時候,魏國舉國上下,皆籠罩在一片愁云慘淡當中。
關中一戰失利,天子東征,到大司馬——哦,現在是太傅了——到太傅領軍退出關中。
然后就是天子病危,匆忙立了太子。
到現在——天子駕崩。
曹叡終究還是像冒牌天女所說的那樣,沒能熬過建興十四年的冬日。
按曹叡遺詔,太子曹芳登基為帝,大將軍曹爽與太傅司馬懿共同輔政。
從貴嬪一躍成為皇后才不到一個月的虞皇后,再次躍升一個等級,被尊為皇太后。
魏國(偽)皇帝的死,根本不可能瞞得了天下。
相比于目前嚴格封鎖邊境的漢魏兩國,吳國比漢國早一步得到消息。
吳主孫權得到細作拼了命加急送回來的消息,后悔得大腿都差點拍斷了:
“早知如此,吾何不在合肥城下多呆一些時日?”
再想起當初自上大將軍陸遜以下,所有人皆是勸自己退兵,孫權又是咬牙:
“諸臣誤我!”
我早說過的啊,那賊人十有八九是虛張旗鼓,奈何諸將膽怯啊!
孫權長吁短嘆,悔恨不已。
偏偏在這個時候,校事府呂壹又親自送來一份密報:
“陛下,遼東傳來消息,公孫淵響應我大吳,發兵反叛魏賊,與王雄(魏國幽州刺史)等人戰于遼隧。”
“據公孫淵所言,時值大雨十余日,遼河大漲,雙方不得已退兵。今公孫淵已自立為燕王,改年號為紹漢,設置文武百官。”
“又派遣使節授予遼東鮮卑單于印璽,邊民皆封官授爵,欲引誘鮮卑等胡人為羽翼,伺機侵擾魏賊北境。”
“今公孫淵已派出使節,正欲上表陛下賜下王爵印璽,以正其名。”
孫權聞言,心里更是大為痛惜:
“彼時魏賊西有蜀人逼迫,北有遼東侵擾,吾由南方攻取合肥,正是其時也!奈何諸臣諸將誤我啊!”
他只記得臣下勸自己退兵,卻是忘了自己在退兵時是如何地狼狽。
看到陛下悔恨不已,乃至有咬牙切齒之意,呂壹心頭不由地一動。
皇帝征合肥再次無功而返,呂壹自然是早就知道的。
這等事情,對于呂壹這種幸進的人來說,可算是禁忌話題,能不提就不提。
但此時看到陛下的模樣,卻是讓他聞到了一絲機會:
“陛下,氣大傷身,還是要保重身體啊。”
“吾怎能不氣?大好的機會,居然就這么白白放過了,聽聞司馬懿已領軍退出關中,蜀人怕是已然得手矣!”
“而大吳呢,本應趁機攻下合肥,哪知卻是被白白錯過,實吾之恨也!”
呂壹目光一閃,小心翼翼地說道:
“臣聽聞,此戰陛下力主攻下合肥,然軍中諸將,卻是力勸陛下退兵,故臣以為,此非陛下之過,乃諸將之錯也,陛下何須自責?”
孫權陰沉著臉,不語。
呂壹一看孫權的神色,頓時就明白過來,自己這是說到陛下心坎里去了。
確定了這一點,呂壹立刻又說道:
“據臣所知,此戰諸葛恪乃是先鋒,上大將軍親自護住后方。”
“諸葛恪少經戰陣,經驗不足,不知陣前虛實變化,故為賊人所騙也就罷了。”
“想那上大將軍,卻是少有的知兵之人,就算是放眼天下,能與之相比者,也無幾人。”
“所以臣以為,莫不成是上大將軍當時另有他想,沒有對陛下說明白?若是如此,陛下何不向上大將軍垂詢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