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第1045 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
。”
他一邊說著,一邊抽出自己的手,獨獨留下了票子。
呂壹這才面有了然之色。
“失禮失禮!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嘴里說著“受著有愧”,而原本放在桌面上的票子,卻是縱享絲滑般地飄入了袖內,妥妥地“卻之不恭”。
實際上,票子在建業并不流行。
或者說,票子在吳國的都城,僅有最頂尖的小圈子認識。
因為建業沒有興漢會的票號。
只有方便往來于江陵與建業之間的人,才會接受票子交易。
從永安順流而下,經過秭歸、夷陵,就到江陵。
江陵正是漢吳兩國交易的最大中轉站。
城內有吳國境內唯一一個興漢會的票號,票號旁邊,就是興漢會的中轉倉庫。
任何人拿著票子去那里,隨時都可以換取物資。
呂壹,就是方便往來于建業與江陵的少數人之一,甚至他不用親自前往,自會有人幫他辦得妥妥當當。
看到呂壹把票子收入袖口,馬謖這才繼續說道:
“呂中書如此看重這批毛料,莫不成貴國的物資,亦是有所短缺?”
“嗯?”呂壹立刻警惕地看向馬謖。
馬謖呵呵一笑,神色不變,甚至還有心情輕啜了一口茶,然后才緩緩地說道:
“謖對經濟一道,也曾略有獵涉。貴國數年前就鑄了五十大錢,兩年前又鑄五百大錢,此乃吳主欲充府庫之舉乎?”
“然鑄大錢之舉,亦有所害,那就是容易引起民間物價上漲。”
說到這里,馬謖放下茶杯,看向呂壹,露出溫和的笑意:
“謖在吳地也算是呆了不少時日,今年以來,糧價少說漲了近乎一倍吧?”
“更別說建業城內用來取暖的木炭,更是時時斷貨,沒有門路的人,就算是有錢都買不到。”
常說馮鬼王是大漢丞相的半個弟子,但真要論起來,馬謖才是大漢丞相的親傳弟子——雖然這個弟子最終讓丞相失望了。
但跟了丞相這么久,對于經世濟民之道,馬謖自然不會陌生。
聽到馬謖的這番話,再看到對方篤定的神色,呂壹神色變幻了數次,最后終是嘆了一口氣:
“先生大才,居然能見一葉而知秋。”
糧價上漲這種事情,出門問一聲就能知道,強行否認沒有任何意義。
再說了,對方與興漢會關系密切。
別人不清楚大吳的物價,難道興漢會做這么大的買賣,還會不知道?
“不過今年還是特殊一點,畢竟有這么一場大戰,所以糧價才會漲得這么快。”
關乎陛下臉面,呂壹還是下意識地辯解了一句,就是有些底氣不足。
馬謖臉上笑意不變,也不知道是信了還是沒信。
只聽得他說道:
“呂中書,大漢與吳國互為盟國,相約伐賊,據我所知,自吳主遷都至建業,年年皆有北上之意。”
“若是出一次兵,這糧價就要暴漲一次,終究不是個事啊!呂中書所領校事府,負有為吳主籌備錢糧之責,想來也是辛苦。”
呂壹聞言,不禁長嘆:
“誰說不是呢?國中之人,皆怨吾恨吾,又豈知吾之所為,不過是想為陛下分憂耳。”
說到這里,他若有所思地看向馬謖,試探地問道:
“先生有所不知,前兩年興漢會的會首馮郎君曾答應過校事府,說愿意調蜀地的糧食入荊州。”
“只是這么久了,送過來的糧食,卻是杯水車薪,先生與興漢會關系匪淺,不知能否為壹問問,能不能多運些糧食過來?”
“哦,還有這回事?”馬謖先是驚訝,接著皺眉,最后有些不好意思,“咳,呂中書,說來說去,還是今年這一場大戰所致啊!”
“漢吳兩國,消耗恐怕皆是甚大。不過現在大戰已過,想來明年蜀地的糧食定然充足。”
“再說了,馮君侯征戰在外,說不得是軍務太過繁忙,所以一時想不起來,呂中書且放心,我這就修書一封,幫你問上一番。”
呂壹一聽,頓時大喜:“那就真是多謝馬先生了!”
“漢吳乃是盟國嘛!相互援手,此乃應有之義。”馬謖擺手,然后他壓低了聲音,“不過這糧食之事,到時候還需要呂中書出一些力氣才行。”
“哦,馬先生請說。”
“如今靠著興漢會吃飯的,可是有不少人,所以興漢會就算是再有心幫忙,也得給底下人一些賺頭才行。”
呂壹面露難色,看向馬謖:
“馬先生,你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些。”
“呂中書,我的意思是,興漢會若是把糧食運到荊州,荊州那邊,好歹也得讓他們運回去一些好東西才是。”
“什么好東西?荊州能有什么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