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改變
第1068章 改變
鐵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最重要的物資之一。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管仲為什么牛逼?
因為他最早提出了“官山?!?。
到了漢武帝,又搞了鹽鐵專賣。
說白了,就兩字:搞錢!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鐵就是錢!
不過想要在大漢開挖鐵礦,還有一道坎,那就是要先從朝廷手里拿到許可證。
而想要從朝廷手里拿到許可證,最快捷的辦法莫過于……
許勛仰頭看向兄長,一骨碌爬起來,湊上去,悄聲問道:
“兄長,這個,這個事情,四嫂她知道么?”
馮君侯斜眼看了他一眼,問道:
“什么四嫂?誰是四嫂?”
“就是,就是張四嫂?。 痹S勛比比劃劃,又指了指南邊。
馮君侯繼續斜眼:“你覺得我應當讓她知道不?”
臭不要臉的!
剛才話里話外,是不是想說張小四從中作梗,蠱惑會首讓興漢會掏錢?
現在終于想起人家是你的四嫂了?
許勛絲毫沒有羞愧之意,甚至還理直氣壯地表示:
四嫂連孩子都給你生下來了,你還不想承認?難不成想做那薄幸之人?
你不想認,你得問問會里的兄弟們答不答應?
只是四嫂知道了,那皇家不就知道了?
皇家知道了,那就相當于朝廷知道了。
許勛又開始糾結起來。
馮君侯看著他這副沒出息的模樣,有些鄙夷地說道:
“放心好了,我已經和你們的四嫂談好了,讓她向宮里給興漢會爭取三五個冶鐵工坊的名額。”
“要么在九原,要么在平城,看在興漢會這么多年為國立功的份上,大概是沒有什么問題的?!?br />
許勛聞言,頓時大吃一驚:
“三五個?!”
他本以為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沒想到兄長的胃口比自己想像得要大得多。
“那可是邊地,又不是在關中?!瘪T君侯哼哼兩聲,“朝廷巴不得興漢會往那邊多投點錢糧。”
在關中這種核心地帶,連多圈點地都不行。
但在邊地,特別是漢胡雜居的地方,那就完全是兩碼事。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現在,不管哪朝哪代,各種形式的移民實邊就沒有停止過。
“大送”以前的華夏,一直有著極為強烈的拓土開疆意識。
更別提大漢這種大一統王朝。
光是漢武帝,就不知往邊郡塞了多少萬人。
當然,換成以前,想要在那邊建立什么冶鐵工坊,那是根本不可能。
畢竟靠近胡地,漢胡雜居,真要在邊地冶鐵,鐵器就很容易流入胡人手里。
前漢的時候,朝廷連平日里出塞的馬的身高尺寸,都有著苛刻的要求,更別說是鐵器。
但現在又大不一樣了。
胡人?
什么胡人?
那不是勞力嗎?
聽說朝廷已經有人上奏說興漢會違背丞相的政策。
說好的漢夷一體,興漢會卻年年都在做買賣勞力這種黑心生意……
幸好天子英明,沒聽那些迂腐之言。
不然你以為皇家在南中的甘蔗園,隴右的養馬場,涼州的工坊,都是憑空把東西生產出來的?
自從馮鬼王拿羊毛織出毛料以來,大漢對牧場的渴望就越發強烈。
九原和平城那么好的牧場,大漢是不可能放棄的——沒有牧場,哪來的戰馬?
哪來的……毛料?
不但不能放棄,而且還要加強管理,所以實邊屯墾勢在必行。
就算是在大一統時期,從關中往九原運送物資,都是沉重的負擔。
更別說現在天下還沒有統一。
所以想讓馬兒跑得快,不但要喂草料,還要喂精糧。
既然想讓興漢會下大力氣屯墾邊地,朝廷給不了什么物資,總能給點優惠政策吧?
不說像前漢那樣,國家補貼幾年糧食什么的。
就算是要我們自己動手,自力更生,好歹也得給幾個冶鐵工坊的名額。
這些工坊冶煉出來的鐵器,就可以用來打造農具。
八牛犁這種大鐵疙瘩,那可不是一般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