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偶遇
第1074章 偶遇
建興十五年六月,相比于正在恢復民生的關中,許昌可謂是歌舞升平。
此時的許昌,已經算得上是魏國的最中心,西有洛陽,北有河北,南有豫州荊州,東南有揚州,四方拱衛。
不管是漢國還是吳國,想要威脅許昌,皆要經過這些重兵把守的地方。
曹爽出任魏國大將軍,在經過了最初的小心謹慎之后,此時已經有些恣意起來。
特別是把大將軍長史孫禮明升暗貶地放到冀州當刺史,身邊就再沒有反對之聲。
又因為大力征僻那些名聲出眾者,重新提拔曹叡當年罷黜之人。
一時間,曹爽竟是被士人大為稱頌。
再加上天子年幼,與曹爽同錄尚書事的司馬懿又遠在洛陽。
尚書臺之事,全部是由曹爽說了算。
他又安排丁謐、何晏、鄧飏三人進入尚書臺。
去年曹叡東幸,接著司馬懿領軍從關中退敗入洛陽,直至曹叡病亡這一段時間里,洛陽皆是混亂不堪。
在這種混亂中,尚書令裴潛不知所蹤,而尚書右仆射(副尚書令)司馬孚又一直留守洛陽。
丁謐、何晏、鄧飏三人進入尚書臺后,在曹爽的支持下,很快掌管了尚書臺大權。
特別是丁謐和何晏,以尚書身份,典選舉(即掌握選拔官員的權利)。
而鄧飏則是接替了孫禮的位置,出任大將軍長史之位。
一時間,三人名聲大燥,成了魏國炙手可熱的人物,不少趨炎附勢之徒紛杳而至。
于是三人趁機大肆收斂錢財。
鄧飏其貌不揚,行步弛縱,筋不束體,坐起傾倚,若無手足。
這等模樣,在年青時自然不被小娘子所喜。
如今一朝得掌大權,也不知是不是為了彌補少年時的遺憾,竟是好色如命,喜好收集貌美女郎。
臧霸之子臧艾,為了謀圖顯官,投鄧飏所好,把自己父親遺留下來的侍妾送到鄧飏府上。
鄧飏得到臧霸的侍妾后,大喜過望,幫忙運作一番,竟是把臧艾放到地方任郡守去了。
丁謐、何晏、鄧飏三人的所作所為,皆類如此,敗壞制度。
故而自然被許多人看不慣,于是便稱三人為“臺中三狗。”
特別鄧飏與臧艾這個事情一經傳開,許昌街頭巷尾有言:以官易婦鄧玄茂(鄧飏字玄茂)。
“臧宣高少有孝烈,起于泰山,稱雄于東,執金吾之尊,若地下有知,怕是要化厲鬼而起。”
“臧艾愧為人子,鄧飏做事如此粗鄙,卻能任大將軍長史,曹昭伯(即曹爽)可謂眼盲耶?”
……
本來鄧飏對市井之語,還沒有太過在意。
但風言風語漸起,竟是有波及大將軍之意。
鄧飏知道自己現在的地位,全是依賴曹爽而來。
若是因為此事,惹得曹爽大怒,貶了自己,那就真是得不償失。
他在曹叡時代,就已經是中書郎,后來因為浮華案而被免官,實是嘗夠了人間冷暖。
此時自是千方百計地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
于是他在苦思之下,竟是想到一條把曹爽拉下水的計策。
建興六年的時候,魏吳石亭一戰,魏軍大敗,將士傷亡慘重。
按魏國生人婦的政策,前方將士戰死,后方妻室就要馬上被官府許配他人。
曹叡趁著這個時刻,派了親信廉昭前往許昌,提前挑選了大量的美貌婦人,納入許昌皇宮。
再加上曹叡幾次巡視許昌,又借機往皇宮里收了不少婦人。
如今曹叡雖然病亡,但留在許昌皇宮里的宮人,猶有三千余人。
按理來說,這些宮中婦人,若是曾被曹叡寵幸,則留在宮中別院。
若是未曾被寵幸,則放出宮外,或者歸家,或者許配有功將士。
而鄧飏,就是把目光落到了這件事情上。
他身為大將軍長史,自然很容易把這個事情攬到自己手上。
一日,他特意宴請了曹爽到自己府上喝酒。
待曹爽喝到半醉間,鄧飏又讓一隊舞女出來跳舞。
曹爽半醒半醉間,看到眼前的歌伎竟是衣著華麗,有似宮中服飾。
他大吃一驚,連忙問向鄧飏:
“此何意也?”
鄧飏卻是不在意地笑著解釋道:
“大將軍勿慮也,這些都是被放出宮外的宮人,身上衣物,乃是日常所穿,一時間沒有替換下來而已。”
雖是如此,但曹爽仍是有些遲疑:
“既如此,為何不讓她們換了衣物?”
鄧飏湊近了曹爽耳邊,極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