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路線問題
sp;后果就是蔣斌褪衣袍,裸上身,親自下爐鍛造,補齊了陌刀。
再加上蔣琬與馮都護的交情,這個事情才揭了過去。
不過受此事的拖累,咳咳,也有可能是馮鬼王這些年來職權愈重,沒人愿意為了一個蔣斌冒風險去得罪馮某人。
所以蔣斌從那時起,就一直呆在漢中冶。
當然,呆在漢中冶也不并算是壞事。
這些年來,大漢南征北戰,東征西討。
漢中冶一直承擔著給大軍鍛造武器盔甲的重任,成為大漢事實上最大的武庫。
同時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實權部門。
不過隨著天子遷都長安,長安城內,自然要設立中央武庫,漢中冶的地位,肯定會不斷下降。
蔣斌若是繼續呆在漢中冶,怕是要被邊緣化。
只是蔣琬雖為尚書令,但地位聲望遠不如丞相,私下里誰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再加上他又是誠實君子。
最重要的,是有丞相這個前任作表率——諸葛喬可是在南中喂了好多年的蚊子。
徇私?
不存在的。
以他眼下的情況,自然不可能提拔自己的兒子。
不但不能提拔,還要注意避嫌。
沒曾想到,他想避嫌,馮都護卻是主動提起。
一向沉穩的蔣琬不知馮都護是何意,猶豫了一會,這才點頭說道:“沒錯。”
當年馮都護并沒有深入追究自己兒子的失誤,蔣琬知道對方這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要不然,沒看如皇親國戚的縻家、劉家的郎君,都差點沒被整得生不如死?
更別說街亭一戰,陌刀隊大綻異彩,生生扭轉了北伐隴右差點失敗的局面,越發顯得自己兒子在陌刀一事上的過失之大。
事后大郎還能平安無事地呆在漢中冶,這已經算是難得。
若不然,要是陌刀質量不過關,在街亭大量折損,導致這一戰功虧一簣,大郎最后會落個什么下場,那可就難說了。
馮都護看到蔣琬的神色,知其心意,試探著問道:
“令郎這些年來,做事也算是勤勉,積累了不少功勞,蔣公就沒想過培養一下他?”
蔣琬聞言,立刻搖頭:
“犬子才淺德薄,吾只愿他能衣食不缺便足矣。”
馮都護似是早就料到蔣琬會如此,當下微微一笑:
“蔣公怕是難如愿矣!我看令郎君,忠懇勤勉,頗有君子之風,有類蔣公。”
“正所謂金埋于沙,難掩其彩。眼下正是漢室三興的關鍵時刻,朝廷求才若渴。”
“若是蔣公不愿意舉賢不避親,那說不得我就要越俎代庖,為國舉才了。”
蔣琬大吃一驚:“中都護,這是何意?”
馮都護收起開玩笑的神情,敲了敲桌子,正容道,“河東那邊,算得上是中原重郡。”
“征東將軍姜伯約,敏于軍事,須得專注防備東面的魏賊大軍。”
“而典農中郎將石苞,雖有經國才略,但細行不足。”
“故我欲再派一位德行皆備的賢才前去出任河東太守。”說到這里,馮都護看向蔣琬,“吾以為,令郎君是個好人選。”
“萬萬不可!”蔣琬拒絕道,“中都護言河東乃重郡,誠是斯也!犬子德才疏淺,只會誤了中都護的大事。”
馮都護笑而不語。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柳隱與蔣斌,皆是歷史上的蜀漢滅亡時,守著漢中孤城不降的人物。
按理來說,好像應該是有三個人的,只是第三個人的名字,馮都護一直沒想起來。
現在時間長了,他就更想不起來了。
畢竟后世的游戲里,姜維與柳隱有關。
而歷史上,蔣斌既是蔣琬的兒子,同時又與鐘會有關。
所以這兩個人很容易就可以聯想起來。
但第三個人,守的城池名字沒有特色,本人的名字也沒有什么特色,人際關系更是平平無奇。
沒有背景,只有背影。
不過無所謂了,只要有能力,想來最終還是會出頭的。
柳隱已經出頭了,此時正當用人之際,直接任用歷史上證明過自己的人,肯定比馮都護辛苦篩選人才更方便一些。
蔣琬自然不知道馮都護心里所想,但他看到馮都護臉上雖帶著笑容,但并沒有接自己的話,便知道對方心意已決。
雖然為了避嫌,不能親自提拔自己的兒子,但有人愿意提拔,蔣琬還是站起身來,對著馮都護深深地行禮:
“犬子無才,僥幸得入中都護之眼,琬替他謝過中都護提拔之恩。”
“蔣公你說的這是什么話,我說了,我只是為國舉才。”
馮都護連忙扶起蔣琬,然后開玩笑般地說道: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