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親事
第1131章 親事
以前季漢困于蜀地的時候,諸葛丞相恨不得把一個錢掰成兩個錢來花。
又是和東吳,又是抑豪強,又是興水利,從錦城的都江堰,到漢中的山河堰,怕的就是錢糧不夠用。
逮住一只土鱉就死命薅羊毛。
為了能持續薅,甚至連特區都能給土鱉開出來。
差點沒把某只土鱉給薅成禿頭。
憶昔嘆今,那個時候誰能想到,大漢還能這么富的一天?
諸葛長史輕車上任,一開口就是拿些南中土特產給大伙嘗嘗。
管你是什么太原王家還是郭家?
甜不甜?
就問你甜不甜!
夠膽就說它不甜!
就算在工業信息時代,這個玩意都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
仍處于半奴隸社會的三國時代,哪個敢說不甜?
什么叫財大氣粗,這就叫財大氣粗。
本來并州的大族,一開始還覺得讓自己前來迎接并州刺史府長史,有點小題大作。
并州刺史過來的時候,咱們迎接一下,那還說得過去。
現在區區一個長史過來,又讓咱們迎接?
真當我們不要面子?
可是……
可是面子又不能當飯吃,對吧?
但糖是真的比飯還好吃。
所以當諸葛長史拿出一些南中土特產給大伙嘗嘗以后,宴席的氣氛就突然就越發熱烈了起來。
作為太原大族之首的王郭兩家,一反開始時的矜持,親自起身向諸葛長史敬酒。
諸葛長史自然是來者不拒。
他笑吟吟地看著大伙越喝越高興,臉上的笑容越盛。
自大人領軍北伐時起,阿弟一直以來用的都是這個手法:
一手紅利,一手暴力。
聽話的就給紅利,不聽話的就給暴力。
一直到現在收復關中并州河東,這仍然是個好辦法。
很簡單,很老套,但很管用,屢試不爽。
紅利不是白拿的,拿了好處,就要聽話。
諸葛長史不懂什么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但他知道,這些紅利,其實就是朝廷影響,或者說遙控地方,瓦解地方大族抱團的牽線。
若是有人拿了紅利又不聽話,朝廷就會扯一扯這些牽線。
這些牽線想要讓你做什么動作,你就得做什么動作。
當然,不排除有人目光卓越,看出吃下這些紅利的后果。
但那又如何?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除非你能拿出更大的紅利,否則,就算是同族,也會有人把你頂下去——你不愿意,有的是人愿意。
正所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口號再響,能當飯吃嗎?
蒼頭黔首都知道盡可能地往家里多扒拉一畝三分地呢。
不然怎么讓家里人多吃一口飯?
這一場宴席,直到天色開始變得暗淡,主客這才盡歡而散。
走出刺史府,郭配上了馬車,馬車行至街道某個陰暗的角落,忽又停了下來。
但見郭配掀起車簾,下了車,靜靜地站在那里。
不一會兒,王家的馬車出現在后方,也跟著停了下來。
郭配走過去,上了王家的車,一前一后兩輛馬車,又開始轆轆地向前馳去。
車內在經過最初的靜默之后,郭配率行開口問道:
“你怎么看?”
王晨面色有些復雜,答道:“當是欲仿涼州舊事吧。”
郭配聞言,有些不耐煩:
“我不是說這個,我是在說,你們王氏是個什么打算?”
王晨有些奇怪地看向對方:
“這么大的好事,自然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難道還會往外推?”
郭配一怔,似乎有些意外王晨的順理成章,他提醒道:
“你別忘了,我們王郭兩家,可是在魏國下了不少功夫。”
無論是王凌也好,郭淮也好,兩人在軍中職位都不算低。
在郭配看來,宴席上再怎么熱情,那都是逢場作戲。
關系到族中的命運,哪有那么簡單就決定下來的?
有商有量,才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