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都該死
第1134章 都該死
翻開本子,第一篇講的就是講棉花究竟是何物。
第二篇,便是利用棉花制作的衣物有何優(yōu)點,主要是拿麻衣和綿衣做了比較。
很明顯,棉花所做衣物,對標的就是這兩個層次的衣物。
第三篇,是棉花適宜種植的地點。
“關東?”
“正是關東,特別是河南、兗、豫、青、徐數(shù)州,沿大河一帶,最是適合。”
王晨嘴角一抽,忍不住地抬頭看了一眼郭配。
你還不如直接就說是魏國現(xiàn)在的核心之地。
不過王晨不知道的是,在這個事情上,馮都護真沒有騙人。
后世華夏最大的商品棉產地,正是在這一帶。
郭配也同樣不知道,所以他大概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咳了一聲:
“當然,涼州一帶,也是適合的,不過那里咱們插不上手。”
原本已經有些意動的眾人,頓時又是嘩然:
“既然合適種棉花的地方在中原一帶,那關我們并州何事?”
“這馮鬼王,就算是騙人,也不用心騙,都把吾等當成傻子不成?”
郭配又是呵呵一笑,第四次彎腰,從腳下的箱子里再拿出幾張紙票,彈了幾下,咔咔作響。
王晨的目光,忍不住地看了一眼那個箱子,有些好奇,箱子里面到底有多少東西?
但見郭配舉著票子說道:
“這是大漢聯(lián)合儲備署準備推出來的棉地票樣本,以后大伙只要買了這個票子,就可以與朝廷簽紅白雙契。”
“日后大漢取得了關東之地,可以拿票子在關東換種棉之地。”
在眾人眼里,這就更扯淡了。
“莫說這季漢最終能不能拿下東邊,就算是拿下,這地豈是說有就有?難道他們還真想搶地?”
聽到這個話,郭配卻是冷笑一聲:
“遷富戶實京師之地,前漢可是干了一百多年呢……”
此話一出,就連手里捧著本子的王晨都是一個哆嗦!
“朝廷打算重行陵邑制?!”
所謂陵邑制,就是由高祖皇帝創(chuàng)建的守陵制度:
在關中皇陵附近設陵城,遷關東富戶到此居住。
前前后后,共實行了百余年。
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皆因此設邑建縣,故名“五陵邑”。
所謂五陵年少,指的便是京都富豪權貴子弟。
陵邑制,既可削弱關東豪強,起到“強本弱枝”的作用。
同時也可以充實關中,防御北邊的胡人。
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巨大作用。
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xù)到隋唐。
屋里的人當然不知道這種影響會持續(xù)這么久遠。
但他們只要想想現(xiàn)在的季漢,與前漢建國之初,多有相似之處,就足以感覺到心驚膽戰(zhàn)。
所以以他們的眼光看來,若是季漢真要重新實施陵邑制,并不是什么不可想象之事。
恐懼之下,便是憤怒:
“朝廷當真要如此?”
“馮鬼王何其毒也!”
豈料郭配再次搖頭:
“不是馮都護,而是裴公打算上書,建議朝廷復前漢的陵邑之制。”
裴潛?
什么鬼?
裴家好歹也是河東大族,裴潛這是瘋了?
這個事真要傳出去,不管此議成與不成,恐怕都會有不少人想要一刀捅死裴潛這個老匹夫。
郭配卻是沒有管眾人在想什么,他環(huán)視了一下,肅容道:
“諸位,棉衣棉布之事,可不是僅僅是我們知道,河東那邊也有消息啊!”
說到這里,他又加重了語氣:
“前兩年,河東也沒什么地,但這兩年,為什么官府有地分給百姓?”
河東有民亂,憑什么關東就不能有民亂?
話不用說得太明顯,但已經讓眾人面有驚駭之色。
王晨更在意的,是裴潛的想法:
“裴文行此舉,圖個什么?”
裴潛身為河東裴家家主,居然想要弄死關東世家,這與瘋子何異?
要么是嫌命太長了?
郭配神秘一笑,指了指他手里的本子:
“答案就在這個本子的最后面。”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