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棄徒
第1142章 棄徒
延熙二年七月,長安最熱鬧的,莫過于與學院有關的事情。
過了七月,學院之事已成定局,長安城內雖然還有很多人在議論,但終究只是沖擊之后的余波。
這一次全面推廣科舉取士,并不是沒有人反對。
相反,有不少人激烈反對。
可惜的是,在朝堂論道的時候,沒能說動天子。
更重要的是,朝堂上的大佬們,沒一個站出來反對。
某不知名的馮都護表示:
上至連襟天子,中至被羊毛棉花塞口球的世家,下至望眼欲穿的寒庶人家,外至渴望受到教化的胡夷,都是我的人。
就你們這些上不上下不下的中不溜秋的小菜逼,憑什么跟我斗?
從吳國前來長安學習的孫權女婿朱據,擔負著與遠在建業(yè)的馬大嘴類似的任務。
當然,朱據背后,沒有一個興漢會,自然也就沒有龐大資源給他揮霍。
所以他肯定也不能像馬大嘴那般,能在長安如魚得水。
不過讓學子下放縣鄉(xiāng)這等大事,鬧得沸沸揚揚的,想不聽說都難。
朱據能被孫權看好,自然不會像長安大街那些人那樣,去討論這個事情合不合適,有沒有違背大漢祖制啥的。
他看到的,是大漢天子,或者說季漢朝廷對大漢境內世家的那種恐怖掌控能力。
這種事情,真要放到大吳,怕是有人開始舉兵要清君側,而且還會受到各地的紛紛響應。
就算不是紛紛響應,至少也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響應。
至于像現(xiàn)在的季漢朝野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亦或者像從各地過來的學子在酒肆買醉,大罵某位不知名的馮都護巧言令色,罵朝中袞袞諸公尸位素餐等等。
根本都是微不足道之事。
若是光是蜀地,或者再加上一個涼州,季漢能有這等掌控力,倒也勉強能接受。
但雍州并州河東呢?
季漢才得到這些地方多久?
居然就能讓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如此配合。
這讓朱據在震撼之余,又不由地升起一種深深的驚懼之意。
再想想從大吳過來學習騎戰(zhàn)之法的那些家伙,朱據心頭就是有些沉甸甸的。
“來人!”
“將軍?”
“傳我軍令,明日見習營全體出動,外出練習突陣。”
虎騎軍的規(guī)矩,新人入營之后,要當半年的馬夫兼雜工,才有資格騎上真馬練習。
作為大漢獨一無二的兵種,就算是精于騎術,不經過各種練習,也沒有辦法適應虎騎軍的戰(zhàn)馬盔甲兵器等。
一年之后,才能獨立擁有戰(zhàn)馬,與完備的盔甲兵器。
就算是作為有著重大政治意義的吳國交換生,也不能壞了這個規(guī)矩——最多只能是放一點點水。
比如說,吳國見習營在報備好路線,目的地之后,可以由朱據親自帶領,前去某個地方拉練。
當然,負責教習他們的教官自然是要同行的。
“大人,如此炎熱的時候外出練習,恐怕……”
雖說是交流學習,但季漢可不負責學生的學習用品。
見習營的戰(zhàn)馬、盔甲、兵器,都是要交錢的。
當然,也可以租。
但不管怎么樣,出錢是免不了。
在最熱的時候外出搞練習,人還好說,萬一戰(zhàn)馬出了問題,那怎么辦?
“你閉嘴!”朱據厲聲喝道,“軍中重地,為什么不叫將軍?”
朱熊沒想到自己的一句勸,竟然引發(fā)自家大人這么大的反應。
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是大人接著喝道:
“明知故犯,自己下去領十個軍棍!”
朱熊下意識地張了張嘴,但看到大人的臉色,又立刻閉上嘴,轉身下去。
朱據面色已經變得陰沉。
按他的想法,季漢以二州之地,吞二州之地,不說是巴蛇吞象,至少也應該算是吃撐了肚子。
沒個十年八年,怕是沒辦法真正消化雍并二州之地——這還是朱據所設想的最短期限。
季漢拿下整個涼州后,以毛料之利,收服涼州豪右,也得六七八年之久,這才能以舉國之力出兵關中。
雍并二州,可不比涼州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關中乃是金池湯池,秦皇漢高皆據此以成大業(yè)。
莫說涼州那等苦寒之地,就是益州,也不能與之所能相比。
這等天賜之地,豈能不好好用心經營?
十年八年還是少的,二三十年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