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調(diào)動
msp;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開始喊李許氏為“許大家”。
所謂的大家,是指在漢代女子在某一方面,有著杰出的貢獻。
世人為示尊敬,稱之為“某某大家”。
“尚書臺那邊呢?是個什么說法?”
馮都護問道。
“尚書臺能有什么說法?這不是轉(zhuǎn)過來詢問你的意見了么?”
右夫人有些撇嘴,“說不定他們根本就看不懂這個規(guī)劃書?!?br />
馮都護笑笑:
“不能完全看明白倒是有可能,但說人家根本就看不懂,那就是太小看人家了。”
蔣公琰乃是正人君子,寬宏雅量,又不喜與人爭權(quán)。
看不懂的東西,把握不住的事情,不會輕易下結(jié)論,而是主動詢問。
并不會因為覺得向別人詢問就是露怯,感到丟面子。
丞相讓他出任尚書令,未必不是看中了他這一點。
“說得也是,畢竟事關(guān)邊塞之事,蔣公琰說不定是要向伱要一個擔保呢?!?br />
右夫人點了點頭,贊同道。
馮都護看了她一眼,沒有表示。
玩政治的人心都臟,馮都護自然是理解的。
當然,右夫人說的,也不無可能。
這些年來,興漢會在各地興建了不少工坊,還開辟了牧場和農(nóng)場。
每年上交的賦稅,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要不然阿斗哪來的底氣減賦稅?
并州五原縣煉鐵工坊的意義,在于不但將來要供應并州軍民鐵器,而且同樣有著鞏固邊塞,教化胡人的意義。
特別是教化胡人,那可不是口頭上的教化,而是實實在在的教化。
君不見現(xiàn)在的武都陰平的氐人,巴西郡的蠻人,涼州的羌人,現(xiàn)在對大漢有多么擁護?
所以工坊與河南地的林木之間,就是一個取舍問題。
“擔保就擔保吧,現(xiàn)在大漠上的胡人又不是什么威脅,工坊只嫌人手不夠多,哪有嫌胡人不過來的?”
馮都護倒是無所謂。
畢竟事關(guān)興漢會,該擔當?shù)模€是要擔當?shù)摹?br />
而且縱觀整個三國時代,四周的胡夷都不是什么大問題。
都是給各國刷業(yè)績的工具人。
反倒是司馬晉統(tǒng)一以后,工具人居然翻身成了主人,可謂奇葩。
“不過最好還是定個規(guī)矩,除了要補種之外,還要定下樹木的價錢,再收些有類車船緡之類的賦稅?!?br />
馮都護思索了一下,“畢竟山澤湖海,皆歸于國,給朝廷多上交些賦稅,也是應當?shù)??!?br />
反正只要能讓五原縣工坊開工,多少錢都能賺回來。
重要的是要取得政策上的支持。
大概是說得有些久了,右夫人覺得有些渴。
她起向走向冰鑒,熟練地從里面端出一盤切好的寒瓜,放到兩人之間:
“要吃么?”
“來一塊吧?!?br />
馮都護勉勉強強地說道。
這是今年關(guān)中渭水北邊的高塬上種的新品種。
瓜皮依舊很厚,籽依舊很多,但口感要比去年好上一些。
瓜瓤沒有那么面,依稀有了一點后世的模樣。
吃上兩口消暑,還是可以接受的。
右夫人的嘴不大,但吃得飛快,馮都護還沒有吃完一塊,她已經(jīng)開始吃第二塊了。
“對了,宮里決定在河東成立一個都督府?!?br />
右夫人一邊吃著,一邊含含糊糊地說道。
馮都護聞言,微微一怔。
“河東都督府?”
“對?!?br />
右夫人咽了一口瓜下去,點了點頭。
大漢現(xiàn)在的朝堂格局,政務上歸尚書臺處理,但馮都護有參聞之權(quán)。
軍事上由中都護府處理,但魏延也有參聞之權(quán)。
而宮里那兩位,則是做最后的拍板。
這是一般的流程。
像這一次,宮里突然說要成立一個河東都督府,并沒有提前與中都護府商量,自然就讓馮都護覺得有些意外。
馮都護沒有立刻說話,而是細細地嚼了嚼嘴里的瓜瓤,最后才抬起頭問道:
“理由呢?
中都護府都督中外軍事,就算是宮里面的決定,只要不符合實際情況,該封駁回去的還是要封駁回去。
坐上這個位置,總有一天會在某些事情上與宮里產(chǎn)生分歧的,馮都護早有心理